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5篇
  免费   1132篇
公路运输   12677篇
综合类   5562篇
水路运输   4040篇
铁路运输   6025篇
综合运输   763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1080篇
  2021年   1296篇
  2020年   925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1344篇
  2012年   1422篇
  2011年   1536篇
  2010年   1564篇
  2009年   1631篇
  2008年   1674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231篇
  2005年   1104篇
  2004年   979篇
  2003年   1067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786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436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61.
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化施工质量是关键,一旦质量不达标,后续检测和维护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公路难以正常使用,并且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保证公路质量达标的主要手段,但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容易被各方面因素所干扰,难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评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和改进试验检测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2.
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明  谢辉  吴志新 《汽车工程》2006,28(6):525-529
介绍某型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着重阐述混合动力系统功能设计、控制逻辑和策略、系统硬软件设计以及动力系统台架联合调试的情况。研究轻度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CAN通信、测试和试验等技术和方法,通过提高系统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最终达到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等目的。  相似文献   
563.
龙梁  胡爱华  张凤鸣  范子杰 《汽车工程》2006,28(10):906-909,913
通过对某特种越野车进行道路试验,获取不同工况下关键部件动应力的时域、频域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时域疲劳分析方法和频域的各种不同疲劳分析方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64.
介绍长丰汽车公司自制的刮水/洗涤器试验装置的功能和构成,论述其上位机、下位机和水路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65.
近年来,为解决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多地规划建设了城市综合管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常布设于机动车道下方且埋深较浅,为揭示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综合管廊及周围黄土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设计制作1∶10的缩尺物理模型,采用半正弦波模拟不同强度的车辆动荷载来研究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管廊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土压力和应变的动态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管廊结构的振动响应频率集中在76.62~110.76 Hz(对应原型10.72~15.51 Hz),车辆动荷载频率主要以低频为主。管廊顶板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分别是侧壁、底板的9.1和29.9倍(80 kN工况),且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提高线性增长。车辆动荷载幅值超过80 kN(8.16 t轴重)后管廊顶与上覆盖土体间的动土压力作用响应显著增强,管廊侧壁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动态土压力峰值约为顶板部位的39.8%~61.8%,而管廊底板与下部土体的接触压力变化幅度微弱。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增大管廊顶板、侧壁的动态应变响应增幅明显,在顶板与侧壁掖角部位出现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并表现出轻微的不对称变形特征,在城市浅埋综合管...  相似文献   
566.
车桥碰撞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动力过程,采用理论方法通常难以求解。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研究车桥碰撞问题的重要工具,但其前处理过程涉及参数及算法众多,实际操作极其繁杂。为提升研究者建模效率,同时提高模型计算精度,提出一种精细化建模方法,该方法操作步骤为:1)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完整车辆-桥梁碰撞模型,并进行验证;2)进行网格敏感性分析,选择合适网格尺寸,取得计算效率与精度的平衡;3)对重力荷载进行初始加载,避免桥墩产生P-delta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精细化建模方法能较好地还原真实事故情况,并且碰撞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沙漏能仅为总能量的2.3%;网格尺寸为35 mm和50 mm时桥墩的损伤情况、碰撞力和最大位移均比较接近,100 mm网格桥墩产生的碰撞力和最大位移偏大;ANSYS/LS-DYNA软件默认加载方式下的桥墩轴力呈现幅度较大的波动,最大轴力比预期轴力高75%,采取的重力初始化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ANSYS/LS-DYNA软件的固有弊端,避免P-delta效应。该精细化建模方法能有效实现车桥碰撞模拟,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精度,可为未...  相似文献   
567.
为探讨胶合木连续梁的抗弯性能。以国产速生东北落叶松为基材,加工并制作了4组12根两跨胶合木连续梁,分别开展跨中集中荷载试验,并与相同设计参数的胶合木简支梁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实测各组梁的极限承载力与极限位移、荷载-跨中竖向位移曲线,定量分析胶合木连续梁在跨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并以梁的截面高度、梁的结构类型为参变量,研究其对胶合木梁抗弯刚度的影响。验证胶合木梁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后对比计算了胶合木连续梁、简支梁的弯矩-曲率曲线和跨中挠度。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胶合木连续梁破坏形态为,中支点上缘发生受拉破坏,下缘发生局部受压破坏。相同条件下胶合木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较简支梁提升了10.47%~22.48%,极限位移降低7.41%~24.37%,胶合木连续梁的抗弯刚度明显大于简支梁。胶合木连续梁和简支梁的弯矩-曲率曲线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连续梁弯矩-曲率曲线斜率明显大于简支梁。胶合木梁的跨中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胶合木梁从简支梁过渡到连续梁,抗弯极限承载力与抗弯刚度大幅提升。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胶合木连续梁较简支梁在相同变形条件下所承受的截面弯矩更大,抗弯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68.
为解决高应力软岩隧道锚孔,尤其是深锚孔的稳定有效成孔难题,以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围岩钻孔机理进行分析,选择适宜锚杆钻机与不同型号和不同参数的钻具,开展现场钻进和锚索安装试验。从钻具失效模式、钻进工效、使用寿命及成孔效果等方面研究高应力软岩隧道适宜成孔钻具。研究结果表明:钻孔直径增加导致钻具螺纹连接处的应力复杂化,钻具出现了连接处断裂的非常规失效模式。后倾角是PDC钻具钻进工效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设计应以20°为基准,软岩条件下适当减小其值可显著提升钻进功效,但会减小钻具的使用寿命。小、大组合式钻具由导向钻具(28 mm)和扩孔钻具(45 mm)组成,其中的导向钻具起到了增强钻具定位、提前释放围岩高应力作用,且采用较小后倾角(17.5°)设计以实现快速钻进。扩孔钻具采用3 PDC片形式以实现锚孔圆顺性的提升,使得小、大组合式钻具在使用寿命和成孔效果等方面较单一直径钻具均有显著提升,单个使用寿命达到60 m,10 m锚索的机械推入率降至9%。研究成果可为适配高应力软岩隧道(深)锚孔有效钻进需求的成孔钻具选型提供支撑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69.
汽车制动性能是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条件。为保障在用汽车安全运行,依据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以下称GB7258—2004)对在用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检测,因此,制动检验台就成为保障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物质基础。由于GB7258—2004只规定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限值,未明确规定制动检验台的技术要求,对制动检验台的生产、使用均不具有约束力,造成检测站等使用单位所选用的制动检验台型式多种多样、规格各异,技术水平、功能参差悬殊。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有三千多个,检测车辆制动性能多以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以下称反力式制动台)为主,其结构形式、技术参数的不同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力图统一反力式制动台的技术参数,并纳入国家产品标准,这将有利于汽车制动性能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70.
为分析含有穿透性裂纹铝合金圆管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修复后的承载性能,首先对裂纹圆管以及碳纤维修复裂纹圆管在轴压载荷下进行试验研究,探究裂纹的长度、方向以及碳纤维布加固层数和宽度对试件修复效果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最后建立碳纤维布修复裂纹圆管的仿真模型,分析试件受载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层在试件轴压过程中能起到明显的承载作用,有效抑制裂纹扩展,提高试件极限承载力;胶层破坏是主要的失效形式,粘结强度比复合材料强度更加重要;修复效果受裂纹长度的影响较大,而不同方向裂纹圆管修复效果比较接近;随着加固层数和宽度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峰值随之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