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274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05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区库岸B1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B1堆积体在天然和库水位骤降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对B1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边坡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2.
针对同时考虑作用在水体上的粘滞力和作用在土体上的渗透力这一特殊工况,建立微分平衡方程,求解得到计算水-土压力公式。以深基坑典型支护结构(止水帷幕+支护桩)处理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土拱理论推导出考虑渗流影响的深基坑支护桩桩间距计算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出考虑渗流影响的深基坑支护桩桩间距。  相似文献   
173.
左威  文强 《中外公路》2011,31(1):16-18
以彭(泽)-湖(口)高速公路K26+150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采用DIK-3403非饱和土水特征仪测得非饱和土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再根据获得的曲线结合经验公式估算几种含水率下的非饱和土的强度,开展路基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对比不同含水率以及饱和土条件下彭湖高速公路K26+150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验证非饱和理论在路基边...  相似文献   
174.
以鹰厦铁路K290滑坡为原型,基于降雨入渗情况下滑坡体呈饱和-非饱和渗流状态下,通过计算得到坡体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随降雨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导入SIGMA/W程序并依据坡体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及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了滑坡应力场,探讨了降雨强度、降雨持时和水位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水位骤降是影响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质边坡在水位骤降时坡体内形成的渗流力要远大于渗透性较好的边坡坡内产生的渗流力,所以更容易发生边坡变形、失稳。文章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广西右江沿岸饱和粘土渗流特性和渗流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在不同围压状态下,该地区饱和粘土比降—渗流速度、渗透压力—粘聚力、渗透压力—内摩擦角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同时对其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176.
自升式海洋平台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可在各种不同底质的海床上作业,在不同工况下自升式平台的大尺度矩形底座和沉垫会受波浪、海流和海床渗流力的作用.基于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验证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海洋平台沉垫渗流问题的可行性与精确性,探讨海床不同底质对平台沉垫底部渗流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7.
为了给渗透系数反演分析提供依据,该文首先分析了温度场与渗流场的基本理论、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相似性,然后利用ANSYS的优化设计模块,以八台山隧道为背景,反演分析渗透系数。其中采用循环迭代的方法解决了自由面的求解问题。最终结果表明,ANSYS热分析模块可以较好地模拟渗透场,反演的参数也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真实情况,对于实际工程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反演分析仅仅只是野外勘测工作的一个延续而已,它可以减少野外作业的耗费,但是却不能替代野外作业。  相似文献   
178.
当前运用非饱和渗流理论对堆积层这一类滑坡失稳机制研究不多。以三峡库区某堆积层滑坡为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地下水对滑坡作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和水平向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是滑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9.
180.
地下工程受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依托某城市轨道交通共建管廊工程,通过FLAC3D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地下通道对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影响以及地下水渗流规律变化对地下通道的反作用.找出限量排水情况下,地下工程结构所受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数值的变化情况.找到结构所受应力随孔隙水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得出地下工程对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影响结果以及影响范围,同时发现渗流规律的变化对应力场分布范围产生的影响及最大应力分布位置和数值都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