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03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58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某跨航道桥梁,包括三跨连续混凝土梁主桥和简支空心板梁引桥,由于道路和航道升级,需要将老桥顶升2.324 m。针对桥梁结构特点,提出该工程顶升移位设计方案,并介绍结构验算内容、顶升措施以及结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392.
采用常规顶升工艺更换桥梁支座需在交通封闭或临时限载的情况下进行,但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快速路不允许通过交通封闭或限流来更换桥梁支座.针对该难点,研发出一种开放交通条件下计算机智能控制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系统.该系统不仅解决了不封闭交通施工的难题,也缓解了传统施工方式与低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93.
刚架拱桥由于基础发生水平位移导致拱顶下沉,采用钢缆索斜拉法加固方法不仅能有效恢复跨中标高,而且能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文章结合百步桥加固详细介绍了钢缆索斜拉法加固拱桥的施工技术方案与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94.
结合实际设计桥梁,讨论分析了一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要点.通过合理的控制连续梁中间支座顶升的方法,可以使连续组合梁得到很好的预加应力效果.通过增加中墩附近底板混凝土,可以增加桥梁结构的刚度,降低钢梁下缘的应力,并提高局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95.
弯梁桥在城市高架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及施工中对弯梁受力机理的独特性考虑不周,导致桥梁出现病害,影响其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因而需对既有病害进行修复。由此,选定某一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弯梁的维修方案进行比选,明确采用PLC同步顶升系统进行维修施工,并进一步归纳该系统的优势。在详细分析PLC同步顶升系统的施工流程、施工系统、纠偏与支座更换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监控数据,论证此系统应用于弯梁纠偏及支座更换的可行性,对其推广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6.
邓爽  宋远明  吴徐华 《公路工程》2013,(1):143-145,173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某大桥T梁的支座偏移问题,应用PLC顶升平移系统对其进行了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施工处理方案,可为其他工程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397.
谢叠大桥9号墩桩基托换和顶升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叠大桥采取桩基托换和顶升的方法解决9号墩下沉的问题,施工中通过托换大梁、墩柱、桩基、帽梁等部位监测数据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控制.加固后,实现了控制桩基沉降和结构顶升复位的目的,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98.
探讨南浦大桥W3上匝道桥梁改造中采用的顶升降落施工工艺,梳理老高架桥整体顶升降落施工的难点和技术控制措施。确保老桥的改造工程既能快速、经济、安全地施工,又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对于类似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起到保障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9.
介绍了厦门仙岳路总重量约80 000 kN的4×35 m单箱五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顶升改造的关键技术,原桥梁位于R=600 m的平曲线和R=2 500 m的竖曲线上,两端高差达3.76m,为适应全程高架的接线要求,最大顶升高度3.615 m,结合施工千斤顶的行程限制以及全三维有限元顶升仿真精细分析成果,确定将最大顶升高度以及桥梁整体上的两次平动和一次转动分解为39个顶升控制步实施,并给出了顶升过程位移和梁体拉应力增量的安全预警值,利用精度为1/100mm的光栅尺控制桥墩支座附近的竖向顶开位移、1με的应变传感器控制混凝土关键部位的拉应力增量,解决了顶升过程梁体旋转轴的漂移问题、桥梁整体纵横向滑移问题以及顶升点混凝土局部应力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经过17天的奋战,梁体安全达到了设计位置.本文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可为既有桥梁的顶升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0.
<正>大华清水湾三期老建筑物整体保护移位工程位于大华清水湾住宅区三期地块内,长29.04m,宽21.11m,占地面积约635m2,总建筑面积约1200m2,为近代典型中西合璧式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