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03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58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某工程的两匝道为上、下高速的“苜蓿叶”立交双枝,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位于半径60 m的圆曲线上.在试运营半年后梁体出现横向偏移,对桥梁病害进行调查后并结合计算分析,认为伸缩缝失效造成梁体两端与另一桥跨或桥台顶死,改变了桥梁设计约束状态,在温度作用下梁体无法正常伸缩,是造成梁体横向偏移的原因.提出单点顶升和横向复位的纠偏方案,在拆除伸缩缝、清除伸缩缝槽口内杂物后进行单点顶升横向复位,到位后割除涨模突起的混凝土、安装伸缩缝,最后进行桥墩基础加固,纠偏后桥梁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12.
刘维民 《公路工程》2013,(1):187-189
利用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分析,模拟余弦逐波顶升理论对简支变连续4×40 m T梁桥进行支座更换施工,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内力、应力进行分析,验证了余弦逐波顶升支座更换理论是安全可行的,与整体同步顶升理论相比,更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支座更换施工。  相似文献   
413.
由于曲线梁桥地震反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其在地震中易损坏,顶升改造后地震反应的改变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及寿命。以厦门市仙岳路桥梁顶升改造工程为背景,运用桥梁结构分析程序 Midas,根据曲线梁桥的特点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法对桥梁顶升改造前后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并研究了曲线梁桥桥墩墩高变化时的水平和竖向最不利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宽体连续梁桥支座中心连线方向和平面内与之垂直的方向为最不利的水平地震输入方向,而且改造后墩高的变化会引起桥梁尤其是桥墩处内力的明显变化,分析结果为同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14.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桥梁施工中顶升施工技术工艺,从而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15.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发展迅速,随之而产生的桥梁支座更换工作也越来越多。桥梁支座更换最常用的方法是梁体顶升法,施工时必须对梁体结构的变形及应力状态进行控制。主要阐述了桥梁支座更换方案及梁体顶升过程的模拟分析,给出了三跨连续梁不同墩顶竖向位移对梁体线形及内力的影响,从而根据规范要求,确定顶升的位移控制限值及对应梁体混凝土应力限值,并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监测数据与结构分析数据取得一致,保证了支座更换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16.
在支座施工偏差条件下,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因温度效应和汽车制动力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墩柱倾斜、梁体纵向移位、伸缩缝卡死、支座滑移脱空等病害。以某高速公路桥头大桥上述病害为例,概述其病害成因,结合维修加固工程实践,阐述采用多跨径整体同步顶升梁体并利用上部结构作为反力架对桥墩进行纠偏的技术,为日后类似桥梁纠偏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17.
以某新旧桥拼宽装配式空心板梁桥同步顶升支座更换工程为实例,采用梁格法建模计算了其顶升支反力,讨论了装配式梁桥同步顶升工程中千斤顶及临时支撑的布置问题。通过工程实例,指出新建桥梁下部及支座布置设计时应考虑运营期间的支座更换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18.
支点顶升法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对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压应力的方式之一,以嘉兴中环快速路主线高架设计案例为例,研究了不同顶升量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和成桥后受力的影响规律,在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分析了不同跨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最优顶升量,可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9.
大型沉箱预制完成后,如何将沉箱顶离地面以满足沉箱的运输是关键,文中提出利用沉箱预制场的地沟盖板作为沉箱预制平台,沉箱预制完成后在地沟内塞高压气囊,利用高压气囊充气后提供的压力作为动力将地沟盖板和沉箱一起顶离地面,然后在沉箱下部垫支撑墩后,将气囊减压使盖板回落的顶升工艺。本工艺是切实可行的,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0.
李伟  李勋  安国利 《集装箱化》2014,25(12):2-5
随着世界集装箱海运量不断增长及集装箱船舶日益大型化(特别是3E级18000TEU船舶的投入使用),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稳定高效、节能环保和成本压缩已成为港口经营者关注的重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减少码头人力成本、提高码头通过能力、降低码头能耗、提升码头形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未来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