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8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3496篇
综合类   2754篇
水路运输   513篇
铁路运输   1391篇
综合运输   23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61.
随着现代桥梁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大跨度高预应力砼梁得到越来越深广的应用.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作为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对控制箱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工程施工中的经历,谈谈对双控法张拉在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62.
在混凝土桥面上铺筑柔性路面,于50年代就开始铺设桥面防水层,并设置桥面横坡将水导入泄水管,以阻止自由水流入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及桥梁梁板中。虽采取了如上措施.但还是不能保证自由水的渗入,这些游离水慢慢移动,锈蚀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尤其是冬季除雪撒盐,渗透的盐水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63.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在预应力箱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强混凝土在沿海高速公路大碱连接线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并以东尖坨大桥为例.阐述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产生过程.以及粉煤灰在高强度混凝土中应用.以供应考虑。  相似文献   
864.
预立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很多.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各种不同型式的桥梁很多,随之出现的质量事故和裂缝病害也不断增多。本文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硅早期强度、预留孔道质重,超长束一端张拉工艺、扁锚的应用.夹片式锚具的尺寸和夹片长度无序减小而影响锚具质量等问题,通过众多事故处理,作者做了大量调查和分析,对施工中发生的若干预应力技术提出了质质疑。  相似文献   
865.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广泛应用公路建设。但是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上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肉眼看不见(缝宽〈0.05mm).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及化学因素作用下,  相似文献   
866.
《轨道交通》2008,(8):75-75
襄渝Ⅱ线是陕西省镇巴与紫阳交界处的牛角坪特大铁路双线桥,主体工程于8月13日合龙。该桥主跨为192米铁路双线T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在目前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居亚洲第一。  相似文献   
867.
提出了基于钢混协作的关系的空间预应力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对预应力曲线梁桥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可供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8.
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4+435~K44+560段左侧路堑边坡作为工程背景,主要介绍预应力锚索体系在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69.
对于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支架的沉落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技术手段,预留拱度的设置以及箱梁底面标高的控制,是施工成败的关键。利用施工期间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870.
混凝土简支箱梁具有外形美观、结构形式简洁、受力明确、结构刚度大、施工便利等优点。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单孔梁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