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221篇
公路运输   702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230篇
铁路运输   604篇
综合运输   13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1.
位于市区的泵闸工程受到场地条件限制和周边环境保护需要等因素影响,基坑设计难度较大,由于工程主体结构坐落于河道上,导致泵闸工程的围护结构不同于传统基坑工程。针对此类特殊基坑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基坑设计策略,并结合工程实例的成功应用经验,为类似工程的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2.
以深圳市翔龙御庭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对基坑开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验证了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支撑桩加承台这种斜抛撑支护形式的数值建模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13.
土岩组合地层基坑中若采用长短桩的围护形式,涉及长短桩的协同支护效应,其开挖变形规律不易通过理论公式分析,形变机理尚不明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开挖引起长短桩围护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岩组合基坑中,长短桩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位于土岩分界面附近,且侧移曲线在开挖面以下迅速收敛,与全土质基坑中围护结构侧移呈现较大差异;风化线以上段桩身弯矩近似呈“两端简支分布荷载梁”类型,风化线以下段桩身弯矩曲线反弯点位于开挖面处;长桩数量减少使支护结构嵌固段约束能力降低,桩身弯矩随之增大,但对风化线以下段桩身弯矩影响较大;各开挖阶段短桩弯矩随长桩同步增大,长桩与短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514.
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中的基坑竖向位移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分步开挖的过程中,基坑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坑底中心位置;基坑竖向位移随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最大值为60.1 mm,为基坑深度的4.32‰,符合规范要求(3‰~5‰),能满足基坑竖向位移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515.
基坑变形可分为有支撑暴露变形和无支撑暴露变形。结合上海地铁M2线曲阜路车站的工程实践,分析了基坑围护墙体的变形特征。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有支撑暴露变形是深基坑开挖阶段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时空效应规律,适量地减小每步开挖空间和时间,按要求及时加撑,可以明显地减少基坑位移。科学地运用这种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的规律性,充分调动软土自身控制变形的潜力,可以达到科学施工控制基坑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16.
邻近隧道进行基坑开挖会破坏周围土体平衡状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最终将对隧道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基坑开挖所导致的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提出双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软土中双基坑开挖对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对比简化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可得: 该简化解析法精度较高并且计算简便。此外,针对基坑侧壁与隧道轴线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间距等不同工况,分析双基坑平行隧道、双基坑垂直隧道、双基坑斜交隧道3种布置情况下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了隧道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517.
先隧后站(井)法具有施工工期短、占用场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通过对18个先隧后站(井)法施工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和综述,将先隧后站(井)法分为两大类:先隧后站法和先隧后井法。先隧后井法可分为无横通道的先隧后井法和有横通道的先隧后井法,其中无横通道的先隧后井法又可根据隧道和竖井的尺寸大小,分为大井小隧法和小井大隧法。对先隧后站(井)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先隧后站法扩挖地铁车站的几种形式、基坑的支护形式、管片破除方式等进行了总结,得到了基坑支护形式的选用条件等可应用于先隧后站(井)法工程实践的有益结论,并对先隧后站(井)法未来在工程应用、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先隧后站(井)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18.
采用离心模拟试验对非对称异形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应用停机开挖方式,分三步进行了开挖。根据左墙与中墙的间距L分别设置了三种不同的工况L为30,18,6 m,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左墙与中墙的距离对中墙的变形特性影响以及墙后的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左墙与中墙距离L的减小,开挖完成后中墙外侧的土压力逐渐增大,中墙顶部的左侧水平位移逐渐减小;上部悬臂下部内支撑开挖的坑中坑与普通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519.
针对某工程深基坑施工实例,分析了紧邻高压输电线路的深基坑施工的技术特点与难点。介绍了该工程土方外运线路的合理规划、对高压线与周边管线的保护、对密集居住区内支撑拆除方案的确定、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测分析。该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0.
为了降低地铁围护结构的工程造价,以南昌艾溪湖地铁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测试的方法,从围护桩桩长、桩径和短桩配比等方面分析了地铁围护结构长短桩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围护桩的水平位移随着其桩长和桩径的减小,以及短桩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但总体而言其变化幅度较小;优化方案的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为4.59 mm;参数优化虽然会使原方案的弯矩和位移略有增大,但其仍在安全系数的变化范围内,且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在经济性方面更有优势。根据数值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的参数建议设为:长桩桩长为16 m,桩径为0.8 m;短桩桩长为10 m,桩径为0.6 m;长短桩配比为一长三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