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顶设导坑多层小导管注浆穿越塌方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十二排隧道出口进洞后曾发生49 m长连续塌方段,分析原因后,采用5.0 m长水平和45°超前小导管注浆,进尺0.5-2.0 m时,开挖面外侧有4-7层注浆小导管防护,辅以顶设导坑的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掘进施工技术,成功通过了特大塌方区.  相似文献   
22.
太中银铁路ZK-VI标段吴堡隧道属于特长隧道,吴堡隧道进、出口段为黄土地段、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吴堡隧道设计文件,经现场勘测比较,对吴堡隧道进、出口黄土地段开挖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3.
城际铁路建设中,中间站开站大都以经济据点分布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常常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发展潜力预留办理客运的中间站,待时机成熟后开站.文章通过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铁路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并与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4.
文中主要介绍了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的线形的影响因素、控制、实际操作方法以及线形控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法的理论模型建立。本桥采用成桥目标曲线和运营目标曲线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此理论在国内类似桥梁施工属首例。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中国连拱隧道,特别是偏压连拱隧道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说明了偏压连拱隧道施工中中隔墙监控量测方法,并对中隔墙计算机模拟结果与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偏压连拱隧道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针对OFDM信号功率降额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子载波预留方法。该方法利用谷值补偿算法改善OFDM信号的立方度量性能,并使用动态峰值削减算法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同时对原有迭代过程进行简化,合理地控制计算开销。与传统的功率降额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能更高效地降低系统峰均功率比,更好地控制立方度量性能。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OFDM信号功率降额问题。  相似文献   
27.
圆沉箱是我国北方地区外海开敞式码头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之一,经多个工程实例计算得出沉箱底板和侧壁的内力主要受内隔墙设置的影响。设定沉箱直径和外荷载大小,通过变换内隔墙布置形式对沉箱底板和侧壁内力分析得出:内隔墙设置数量多对底板受力较好,而内隔墙数量少对侧壁和隔墙受力较好,隔墙设置成直径均分形式比其他形式受力好,最后提出沉箱上中下不同部位内隔墙建议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28.
某高速公路隧道是一座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雨季水量大,沟内有碎石、块石。沿线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杂木、杂草及少量松林等。隧道区地表无常年积水,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浅层裂隙中,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垦利南互通立交的项目背景与工程实施难点,在考虑高速公路安全通车的情况下组织施工时高速公路的运营方案,结合长远发展,进行了远期预留的互通立交设计。  相似文献   
30.
通过某高速公路东排高架桥的盖梁运用穿杠法施工的实例,对穿杠法的施工及设计进行了论述,说明穿杠法施工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施工安全等优点,并且对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以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