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2篇 |
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7篇 |
综合类 | 157篇 |
水路运输 | 112篇 |
铁路运输 | 105篇 |
综合运输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矿体开采后会留下采空区.许多公路、铁路需要建在采空区之上或穿越这些采空区,面临因采空区塌陷所导致的路基失稳与破坏问题.了解采空区影响高速公路路基变形失稳的因素,对于有效避免此类病害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舰船遭遇恶劣海况时艏部砰击会激起船体梁颤振响应,威胁到总纵强度的安全。砰击颤振弯矩与船体刚度和外飘构型相关,但不同船型结构布置和型线差异大,有必要针对大外飘型舰船开展颤振响应分析。方法首先,采用COMPASS-WALCS-NE势流时域水弹性方法预报设计海况下的船体梁总载荷,并与分段自航模试验对比验证;然后,再提取艏部砰击合力、典型时刻的船体运动状态和船体梁总载荷响应的时历曲线,通过分析波浪载荷高低频分量的相位差异,研究船舯砰击弯矩与艏部砰击合力的关联性;最后,围绕船体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在设计海况艏部入水时,其砰击合力出现了2次峰值,分别对应于底板和外飘区域的大面积触水过程;颤振弯矩主要由艏部外飘砰击引起,受力面积大,合力距离船舯远,导致砰击弯矩达到了波浪弯矩的同等幅值;大外飘型舰船的砰击弯矩对波高变化最为敏感。结论对于大外飘型舰船的总纵强度评估应考虑砰击颤振的影响,对于中垂砰击弯矩需要直接与静水成分、低频的波浪成分叠加,而中拱砰击弯矩应考虑阻尼耗散,可先折减再叠加。 相似文献
133.
134.
本文深入探讨了迫导向转向架所具有的低锥度失稳问题。以三轴、二轴迫导向转向架为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运动学失稳和动力学失稳两种模式。得到不同导向刚度下产生失稳的临界踏面锥度和不同锥度下的临界速度值。研究发现,通过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使临界锥度降至常见最小锥度以下,从而可以避免低锥度失稳,为迫导向转向架的参数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5.
提高超窄桥面加劲梁悬索桥颤振稳定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刘家峡大桥为例,研究超窄桥面桁式加劲梁悬索桥颤振稳定问题,刘家峡大桥桥面宽度在国内同规模桥梁中最窄,主缆重力刚度低,抗风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引入换算用钢量经济性指标,套用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简化计算公式,进行结构措施理论研究,并借助风洞试验手段研究提高临界风速的气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若想解决超窄桥面加劲梁悬索桥的抗风稳定问题,应从结构措施和气动措施两方面研究入手,首先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动措施研究,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的抗风方案。 相似文献
136.
137.
劲性骨架拱桥混凝土外包阶段结构稳定性的准确把握是保障桥梁施工安全的关键.为了研究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混凝土外包过程稳定性,以某主跨为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土外包施工过程中的劲性骨架拱的非线性屈曲行为,探究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对主拱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构件,从稳定性机理出发确定构件失稳原因并提出稳定性加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包混凝土的浇筑,主拱双重非线性表现地越来越明显,且结构的整体失稳之前部分构件可能已经出现了局部失稳;劲性骨架拱桥稳定性分析必须同时计入材料、几何非线性,否则会高估其稳定极限承载力,但只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可能不容易找到结构潜在的局部失稳的薄弱构造,为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主拱结构加载过程中的失稳机理,有必要仅分析材料非线性条件下结构受力行为的演化过程;主拱混凝土外包过程中靠近拱脚位置的横撑腹杆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现象,增强横撑腹杆侧向支承能有效加强横撑腹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8.
依托宁波地区某主干道周边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工点,通过现场取样测试土体动三轴下强度指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判别交通和施工超载作用下槽壁整体失稳模式;并以槽壁外侧土体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采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单一土层内一字型地下连续墙槽壁整体失稳的判定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槽壁呈现类似四棱锥形整体失稳形态;护壁泥浆出现补充不及时或漏浆时,槽壁将发生整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深孔镗削加工过程中易出现颤振以及传统监测方法监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加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法相结合的深孔镗削加工过程颤振评估与监测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加工过程状态内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然后以正常加工状态下的特征矢量训练加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模型,得到相应的描述加工正常状态下的超球体模型,再计算当前加工过程状态特征矢量与超球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作为加工过程状态的评估指标,并对稳定度阈值进行设定。结果表明:与文献中其他方法相比,文中方法的监测能力更强,对加工过程状态的稳定度描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0.
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为主跨长1208 m、主梁宽47.7 m的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桥梁跨度大、主梁宽高比大,导致该桥对风的作用极为敏感。为有效提高该桥的涡振稳定性和颤振稳定性,采用1:50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多种气动抑振措施组合进行了研究。试验对比了不同气动措施,包括检修车轨道、导流板、上中央稳定板、水平稳定板和检修道栏杆对涡振性能的影响,同时验证了相对应的颤振稳定性,最终确定了一个可以在各风攻角下完全消除主梁涡振、并满足颤振设计要求的气动抑振组合措施。研究成果对采用整体箱梁的大跨度悬索桥的气动性能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