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1篇
  免费   246篇
公路运输   2011篇
综合类   1138篇
水路运输   1031篇
铁路运输   811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提出根据货种、吞吐量、人员设置、工艺等测算计件工资总额,在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引入分货种分过程难度系数,使得不同货种不同过程的计件定额不同,以体现不同作业过程的难易程度,反应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52.
以一座刚架拱桥——团结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模型,对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进行分析,并与弹性支承连续梁法的计算值、实桥静载测试结果相比较,分析刚架拱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刚架拱桥的检测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南昌"云中城"项目中高层建筑进行了风荷载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两座办公塔楼表面各测点间的风压值。通过计算导出了两座塔楼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的最大绝对值,并与规范中单体建筑物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进行了比较,得出,群体产生的湍流效应对建筑物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影响不可忽视,同时还受建筑间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基于冲击系数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跑车试验方法得到桥梁最不利荷裁位置处的动、静挠度值,结合新欣南大桥汽车冲击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车速的增加,汽车冲击系数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一定车速下取得最大值.而各国相关规范中冲击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差距很大,实测冲击系数随着车速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别,各国规范并没有反映出其变化规律,因此需要依据大量的移动荷栽试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主要就新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汽车荷载及冲击系数、材料强度取值、荷载组合方式、抗裂验算、挠度计算等方面进行对照与比较。连续梁结构体系是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956.
绥芬河斜拉桥为独塔单索面、塔梁墩固结斜拉桥,采用水平转体施工,转体重量达14000 t,在国内尚属首创。介绍绥芬河斜拉桥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单个测点数值占各测点数值总值比例的方法进行各工况间比较,可以有效地减小了环境因素对数值的影响;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横向刚度大,偏载效应不明显;采用塔、梁、墩固结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成桥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影响路面附着性能的因素很多,但寒冷地区路面附着系数的主要因素为路面状况,首先对寒冷地区进行界定,然后进行了冰雪路面类型划分,在确定路面附着系数调查路面的基础上进行了测试车法和制动距离法的寒冷地区路面附着系数调查,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8.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进行安全车速研究。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基于停车视距模型(包括AASHT0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和基于交通标志认知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以湖北黄黄高速公路为例,综合3种模型条件下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气候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59.
既有线提速与通过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有线提速状况下,先分析扣除系数的变化趋势,其分析结果表明:扣除系数及其变化幅度与旅客列车速度成正比关系;再逐一分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连发比例、不同客货列车速度匹配、提速列车开行数量等因素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由分析可知:旅客列车比例提高,有利于组织列车群发;客货列车速差变小,有利于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之差减小。均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0.
陈仁春 《城市交通》2009,7(2):74-80
双约束重力模型对多中心、长距离组团之间的出行分布描述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多条件的约束模型。从最大熵模型理论入手,在产生量与吸引量双约束基础上,新增第3类约束条件。利用总体阻抗约束最大熵模型推导出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增加了缩放系数,并利用重力式先验概率的最大熵模型对其进行论证。同时,提出了模型参数标定与检验方法。以福州市交通分布模型为例,对长距离出行约束和跨江出行约束进行分析,并分别应用双约束和三维约束重力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说明了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