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2篇
  免费   365篇
公路运输   3087篇
综合类   1531篇
水路运输   1247篇
铁路运输   864篇
综合运输   18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研究目的:铁路预应力路堤在国内外尚属一种新型路基加固法,其受力变形特性暂未得到系统化研究,相关加固设计理论仍处于探索性阶段。因此,有必要通过数值手段了解预应力路堤的工作状态,以掌握其加固性能。鉴于此,借助ABAQUS软件平台构建预应力路堤仿真系统,分析差异化预应力加固参数对路堤变形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预应力加固构件的受力特征。研究结论:(1)路堤本体段坡面较优加固位置为距本体顶面以下0.3倍本体高度处;(2)坡率1∶1的预应力路堤在第1、2排侧压板分别施加50 k Pa、100 k Pa预压荷载时,其变形与承载力均可达传统路堤(坡率1∶1.5)水平,并可通过提升加固标准进一步强化路堤承载性能;(3)当对第1、2、3排侧压板分别施加50 k Pa、100 k Pa、100 k Pa预压荷载时,路堤内部附加围压S11>13.5 k Pa区域大致呈"x"形分布并形成横贯路堤的"预压加固区";(4)侧压板锚固区受力集中且复杂,应注意保障锚固区板体强度;(5)力筋在路堤加载前后的应力变化量与坡面侧向变形特征相关;(6)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预应力路堤的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3.
山区道路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高陡硬质或风化岩石坡面。实践证明,常规边坡修复方法应用于高陡岩石坡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本研究中选取门头沟区潭王路沿线近90°硬石质坡面,采用种植槽、种植穴技术,再结合喷混植生技术、节水滴灌技术,实现了坡面的快速覆盖。本研究解决了高陡岩石坡面生态修复的技术难题,对山区高陡石质坡面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4.
钟盛 《珠江水运》2012,(18):60-60
针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业内各方给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比如降低减少税费、加强资源整合、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然而,现实的改变却并非一蹴而就。对于积重难返的物流业来说,还有很多的门槛需要跨过。成本不断上升,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徘徊,企业效益下滑,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一种"高成本、低运费"的怪圈。造成这个怪圈的原因有很多不可转移的刚性成本、不合理的税费、不完善的机制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5.
高液限土由于具有低膨胀性、多裂隙性、高崩解性以及强保水性的特点,因此不宜直接作为路堤填筑材料,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改变高液限土的土质,使其达到路基填筑的要求。对公路高液限软基处治及施工工艺控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6.
以某一工程为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此问题,提出在路基处理中高真空击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希望能够为这类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个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结合南方地区填石路堤施工,通过填石路堤试验段研究,介绍了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并通过沉降差检测分析,说明了沉降差作为填石路堤质量控制指标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立杰 《隧道建设》2017,37(9):1063-1075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9.
在隧道施工中,断裂破碎带富水段常出现涌水、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预报探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以揭(阳)惠(来)高速公路小北山一号隧道高水位断裂破碎带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红外探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案、操作方法,以及HS-S310红外探水仪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超前红外探水技术针对于断裂破碎带隧道掌子面前方隐伏含水构造体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以及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70.
沥青路面铣刨料掺量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经济环境效益,但同时也对再生混合料级配和性能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现阶段针对高掺量(RAP掺量超过30%)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评价及研究尚未得到确切而公认的结论。基于室内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开展添加剂(再生剂和温拌剂)对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分析添加剂类型及掺量对其各项性能的显著性影响,总结了各类添加剂对不同RAP掺量的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