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6篇
  免费   1579篇
公路运输   9920篇
综合类   4521篇
水路运输   437篇
铁路运输   7328篇
综合运输   2619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778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703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317篇
  2013年   1367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624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529篇
  2008年   1495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060篇
  2005年   938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廖家滩隧道出口弃碴堆积层岩体段采用地表注浆和洞内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台阶分部环形开挖的具体做法,并感受到在这种地层中进行隧道施工应强调变形控制而不是变形释放.  相似文献   
992.
大支坪隧道和野三关隧道是宜万铁路上岩溶极为发育、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隧道,隧道通过地段分布有复杂的岩溶管道群和溶隙群,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等严重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反复攻关和实践,总结出了"释能降压"的溶腔处理技术,针对隧道通过地段山体水系和岩溶异常体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运用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溶腔探测定位,并据此进行泄压引导线路的规划,接着在相应的安全监控及配套措施得到可靠落实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时机对岩溶异常体进行揭示爆破,然后根据溶腔内水与充填物的不同情况,对溶腔进行清理、封闭和防排水等后期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两种开挖方法即全断面开挖和上下台阶开挖,利用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老鸭岭隧道Ⅳ级围岩开挖分析比较.比较表明,全断面开挖将引起较小的地表以及拱顶沉降;而上下台阶开挖围岩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是采用全断面开挖围岩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的2倍,综合考虑应优先考虑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抗水压衬砌结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4.5 MPa抗水压衬砌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其结构应力进行现场试验,分析隧道衬砌使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受力特征。衬砌壁后水压力大小是引起衬砌结构应力发展变化的显著因素,衬砌壁后水压力的分布及其变化与地表降雨补给量和泄水洞排水状况密切关联。当衬砌壁后水压力上升时,钢筋应力比混凝土应力的增长速率大,衬砌结构内缘应力比其外缘应力的增长速率大,且在衬砌壁后水压力增量较大时,结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增长速率相对较小。这表明随壁后水压力的增大,抗水压衬砌结构内型钢发挥的承载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处于"汶川5.12"强震区龙门山断裂带之前山活动断裂及中央活动断裂之间的在建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4号横洞工区隧道小净距D3K87+500~+350段大变形破坏现象,在现场调绘、岩石试验、地应力测试及监控量测数据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构造、围岩条件、地震作用、地应力场、地下水及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影响等方面对隧道小净距段的大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因机制。主要结论有:(1)小净距段呈现仰拱左右剪切错动、边墙侵陷、拱顶沉降为特征的纵向张裂变形特性;(2)大变形成因机制可归纳为软弱破碎的围岩条件、复杂活跃的地质构造条件、高应力场条件、地形偏压作用、地下水软化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及小净距隧道结构形式、施工影响及较弱的支护措施等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3)小净距结构形式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及地震震裂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4)研究结论对强震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川藏、滇藏铁路破碎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地表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的空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虑锚芯与灌浆体间剪切作用的三维锚杆单元,建立了地表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的空间耦合数值分析计算模型,编制了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元限元-锚杆单元耦合程序,并通过与现场量测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的比较,表明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其分析方法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结合武夷山特长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分别从基准面选取、隧道施工控制网与线路控制网匹配方法、洞内导线网平差方法以及斜井段导线边测量精度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偏大的原因,并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998.
刘斌 《铁道勘察》2020,(3):17-21
为了确保隧道贯通前CPⅡ分段建网的精度,保障隧道的顺利施工,以格库铁路阿尔金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对洞内CPⅡ平面控制网加测多条陀螺边,并提出了陀螺定向精度观测精度内检核、多条陀螺边定向复核的方法,对陀螺定向边位置的选择、陀螺方位角观测中误差、陀螺方位角观测值的应用区间进行探讨。应用高精度陀螺定向成果对比分析洞内CPⅡ分段控制网成果,从理论上探讨了加测陀螺边对CPⅡ控制网贯通预计精度的影响,解决了隧道贯通前CPⅡ平面控制网精度无法验证的问题,确保了CPⅡ分段建网的精度,总结出一套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在长大铁路隧道CPⅡ平面控制网分段建网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其中包括陀螺定向边间距约2 km、陀螺定向边采用对向观测、每测站数不小于4测回且观测方向平均测角中误差应小于仪器精度(3.6″)、依据陀螺观测计算方位角与导线推算方位角较差值并将成果应用划为三个应用区间、依据陀螺定向观测精度变换权重降低贯通预计值、优化约束平差计算方案等。  相似文献   
999.
以某岩溶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采用常规地质法、TSP203地质预报、地质雷达、地质钻探等组成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隧道工作面前方、环向四周、隧底等不良地质进行探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在隧道支护结构中采用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符合混凝土向高性能、绿色化、施工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在宝鸡-兰州复线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中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并作永久性支护结构,免除二次衬砌工作。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铁路隧道试验段采用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了未支护和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支护的隧道相比较,支护后的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得到了减小,隧道变形微小。隧道变形实测结果表明:隧道的变形微小,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