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331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分析高速铁路对高精度定位需求的基础上,对铁路建设基于北斗卫星高精度地面网络的必要性和方案进行研究,阐述其应用领域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董洪波 《铁道勘察》2013,39(2):19-21
结合长昆客运专线涟水特大桥二等跨江水准测量项目,论述了全站仪对向观测实现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原理,分析了高精度全站仪的主要误差来源及消除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在实际工况中会受到外部风、浪、流等环境力的扰动,本文主要研究PD+RBF控制算法以提高动力定位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RBF神经网络用来补偿外界环境扰动,其权值自适应律通过Lyapunov稳定性证明得到,通过稳定性的分析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全局渐进稳定.在一艘平台供应船的仿真结果对比中显示了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姚平  荆雷 《水运工程》2021,(9):216-221
结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仪征水道整治工程梯形空心构件深水大流速没顶安装的特点,研发深水大流速安装专用吊具、配套测量架及测量定位系统,改进传统航道整治中混合堤构件安装工艺,提高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有效解决没顶安装环境下轴线偏差、错台、缝宽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实现大型构件深水安装安全、高效、高精度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出口到澳大利亚双层不锈钢车,由于两国铁路轨距不同,造成运输困难。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不折轮对的运输方式,为此需要提高轮对的组装精度。文中介绍了高精度轮对组装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10,(4):91-91
报讯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中联重科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通过产品的GPS定位系统紧急寻找并调集玉树附近地区的中联工程机械产品火速集结。4月15日晚11点,首批12台汽车起重机星夜从西宁出发,于16日晚到达玉树,成为全国第一支到达地震灾区的工程机械专业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18.
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是一种现代化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旅客便捷运输系统。走行梁作为捷运系统中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快速行驶提供平稳行走路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毫米级施工精度要求是保证整个捷运系统工程质量的关键。以首都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工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高精度走行梁结构快速施工技术,重点突出专用走行梁模具设计及使用的先进性、高效性,为今后我国旅客捷运系统工程走行梁的施工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希望2号     
《中国船检》2012,(5):91-92
由南通中远船务完成全部技术设计、整体建造及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平台总高135米,主船体最大直径99米,主甲板高度24.5米,上甲板高度36.5米,钻台高度44.5米,空船重量近3万吨,甲板可变载荷15000吨。作业设计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12000米,配置全球最先进的DP-川动态定位系统和系泊系统,通过八台全回转推进器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继续讨论载重线公约附则里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条款的序号及文字,均以《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3篇《经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附则B》为准。首篇已经有言在先:一家之言难免偏颇,甚而荒谬,欢迎批评指正。附则第6条(6)仅需勘划淡水载重线的规定:"如对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勘划在相当于或低于根据本议定书所核定的最低季节性最小干舷载重线位置,则仅需勘划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