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04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115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01.
202.
针对京广线运营特点和超长轨应力收缩放散之需要,对已有的各种应力放散方法进行了评述,比较后选用撞轨法,并对撞轨法应力收缩放散的效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3.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接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HASⅡ的设计思想,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壳设计概念--CCT。将CCT设计概念应用于299 500DWT标准VLCC。通过仿真计算和比较研究。CCT被证明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概念,与现有的舷侧双壳结构设计相比,不仅具有最大的耐撞力,而且具有最好的耐撞性能。对VLCC而言,CCT型舷侧双壳结构是一种实用可行的防撞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4.
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结构耐撞性,受毛竹微观结构启发,提出3种不同的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建立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分析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内层壁厚等因素对新型薄壁结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相比,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和内外层壁厚对结构吸能特性均有一定影响;随着内层壁厚的增加,结构最大峰值力减小,但总能量吸收和比吸能减少,载荷平稳度降低。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能有效降低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所受的伤害,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吸能盒的设计开发中。  相似文献   
205.
应用碰撞仿真软件PAN-CRASH对地铁车辆不锈钢点焊头车车体进行大变形碰撞仿真,并通过研究车体端部吸能结构中压溃管的材料性能、管壁厚、变形及结构形状等几大因素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压溃管的最终实际优化方案,为吸能部件的再生产和研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6.
在讨论城轨车辆耐撞性设计原则基础上,以某城市轨道车辆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技术,证明了多级吸能防撞区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5级吸能防撞区模块化设计;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仿真计算结果,论证了只有进行匹配性的吸能结构设计,才能够在碰撞中达到有效缓冲吸能,防止爬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7.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项目向生态保护区延伸,时常发生运行车辆与鸟类碰撞事件,目前该行业对鸟类保护的工程措施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以秦岭朱鹮对象,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道路工程的大型鸟类防撞装置.结果表明,利用拉筋提高鸟类头颈穿过率、增加碰撞受力点、采用弹簧缓冲碰撞冲量,可有效避免鸟类碰撞骨骼损伤,降低碰撞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8.
接触网鸟害防治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接触网鸟害产生的原因,针对现有鸟害防治方法的困境,提出接触网鸟害防治的新思路,并把故障管理理念应用到鸟害防治中,探讨使接触网鸟害故障达到可控状态的防治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9.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船撞桥的风险程度,保障船舶穿越桥区和通航桥梁的安全,从分析危险源与船撞桥事故关系出发,提出人、船、桥、环境、管理等5类船撞桥危险源;在遵循"代表性与针对性、指标定量与定性综合、全面性与独立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等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DPSIR模型中各指标间的制约关系,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5方面筛选出12个评价指标,建立船撞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进而为跨江河或海湾海峡等通航桥梁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0.
以轨道客车司机室端吸能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缺口导向分级触发的吸能结构,并采用三维仿真分析方法对该吸能区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另外,对优化后的吸能区结构进行全尺寸冲击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在能量吸收、压溃行程和平台力方面的误差可保持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