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04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115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嘶马闸桥为桁架梁桥,在南侧第二孔第一根斜杆被撞断后,立即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估,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修复加固中,采用整体提升的方案,是桁架梁的最外侧斜杆处于0力状态,以修复斜杆并对其他受损杆件维修加固。在对桁架桥撞损后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受损状况下的受力状况分析,介绍了桥梁的加固方案,并以桥梁加固维修后的荷载试验结论,验证了桥梁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考虑雾天环境下不良视距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为实验平台,通过对46名实验人员在不同雾天实验场景下的测试来分析雾天对驾驶人紧急避撞行为的影响.选取一组非平衡重复测量数据,以刹车瞬时速度和刹车反应时间为因变量,将性别、职业作为固定效应,雾天作为重复测量变量建立线形混合效应模型,并采用SPSS求解.结果表明,在无雾、轻雾与浓雾环境下,驾驶人的平均刹车反应时间分别是1.22,1.26,1.56s,而平均刹车瞬时速度分别为68.10,45.53,48.85 km/h.与无雾环境相比,驾驶人在有雾环境下的可视距离受到限制,刹车反应时间分别增加了0.04 s和0.34s,刹车瞬时速度分别减少了22.57 km/h和19.25 km/h.  相似文献   
83.
采用ANSYS/LS-DYNA10.0模拟某斜拉桥在带防撞钢套箱情况下的船舶撞击.防撞装置采用较为普遍的钢套箱,船舶使用3000DWT的油轮.结果表明钢套箱能有效抵抗船舶撞击力,起到保护桥梁的作用;应加强横桥向防撞能力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
汽车安全性能是消费者购车时的关键考量因素。其中汽车的耐撞性能尤为关键,其核心部件吸能盒可以通过变形和压溃等机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更大限度地保护乘客安全。为优化薄壁结构吸能盒性能,提高车辆耐撞防护性,分析了薄壁结构吸能盒的性能评价指标及其结构类型,揭示其变形吸能特征,最后提出对未来薄壁吸能盒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汽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5.
李峰帜 《铁道建筑技术》2022,(10):83-86+121
为保证大量抗撞能力不足的既有跨航道桥梁运行安全,需为既有跨航道桥梁设计、设置防船撞设施。既有跨航道桥梁与新建跨航道桥梁防撞设施设计流程有很大区别。本文以既有跨通航河流大桥防船撞设施设计及安装应用为例,介绍既有跨航道桥梁防撞设施设计组织、设计准备、人员配备、设计流程、加工制造、运输安装、维护保养等全流程工作过程,总结既有跨航道桥梁防撞设施设计及应用等各环节工作重点和关键点,以明确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环节、完善运输安装方案,为今后类似既有跨航道桥梁防船撞设施设计及安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智能汽车极限工况下的自动紧急避撞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制动与转向的综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转向、制动和悬架子系统耦合特性的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水平路面上的转向制动仿真.接着,提出了联合制动与转向的自动紧急避撞系统总体框架,其中路径规划选用五次多项式规划算法,纵向采用滑模跟踪控制,侧向采用基于...  相似文献   
87.
由于视线障碍物造成的"鬼探头"事故已经成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针对汽车碰撞视线遮挡条件下横穿的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场景,设计了1种基于碰撞时间比和安全制动距离的避撞策略,建立车辆与VRU的交通状态数学模型,分析"鬼探头"场景下的制动避撞临界距离.结合临界距离和车辆与VRU的碰撞时间比,将可以避免碰...  相似文献   
88.
将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应用到多胞结构设计中,有望进一步提升CFRP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及吸能效率。为了研究CFRP多胞结构在多角度加载工况作用下的能量吸收机制及耐撞性能,采用机织平纹CFRP预浸料制备CFRP单胞管以及2个不同规格的CFRP多胞管,并通过调整壁厚使所有结构的质量保持相等;随后,对上述3个试样开展准静态轴向压溃试验,通过试验揭示CFRP多胞管的耐撞性能。此外,建立CFRP多胞管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揭示多胞管的能量吸收机制,并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9种不同规格的CFRP多胞结构在多种加载角度下的压溃性能。最后,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法(COPRAS)对不同构型的多胞管在多种压溃角度下的耐撞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单胞管发生了不稳定的局部屈曲,多胞管发生了稳定的渐进失效,并且在等质量的条件下,多胞管的总吸能比单胞管的总吸能高约68%。仿真结果表明:层内损伤是CFRP多胞管以及单胞管的主要吸能机制,其能量耗散值约占总能量的50%;且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加,各结构的总吸能逐渐下降,但各吸能机制所耗散能量的占比变化不大,增加胞数以及内壁胞壁的厚度均能小幅度提升多胞管的能量吸收特性。综合耐撞性评价结果表明:试样MT3-4[胞数为9,内部胞壁厚度b为1.178 0 mm(5层),外部胞壁厚度c为0.235 6 mm(1层)]在多种压溃角度下具有更好的综合耐撞性能。  相似文献   
89.
针对目前国内轨道车辆碰撞安全性分析评估过程简单,片面应用EN15227标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详细的评估方法及过程的现状,在详细解读EN15227耐撞性要求的基础上,以某出口海外地铁项目为例,对列车耐撞性进行研究,给出列车碰撞分析规程及耐撞性指标评估方法,并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求车辆碰撞平均减速度方法,避免了常规计算方法的繁琐性.  相似文献   
90.
2004年2月29日上午.重庆的上空飘着细细的雨丝.让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更多了几许凉意.在雨中匆匆前行的人们并没有谁抱怨什么.因为他们从枝头探出的那一点鹅黄色的嫩芽中,已分明看到久违的春天毕竟近了。尽管空气中依然飘荡着冬天残留的寒冷.重庆五洲大酒店的凹楼会议厅里却济济一堂,重庆千红鸟摩托车公司正在举行的“2004年全国经销商、供应商年会”令这里充满了融融的春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