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53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汽车齿轮修形的工艺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2.
针对复合材料面板与聚氨酯泡沫板粘接不良而出现鼓泡现象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工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
在车辆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制动鼓发烫,制动不灵的故障,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有:制动鼓圆度过大;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调整偏小;制动蹄和制动凸轮轴、套等锈蚀不能回位或回位偏慢;制动主缸、轮缸或快放阀等工作不正常,导致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间长时间不正常摩擦,制动鼓发烫,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接触表面因受高温影响而产生硬化层,使摩擦因数相应降低,制动效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64.
西南地区缓倾层状泥岩地层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频发,当列车高速通过时因轨道不平顺导致晃车现象,严重影响列车行车速度及安全。针对缓倾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病害问题,以YD隧道底鼓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隧道底鼓段进行长期变形监测和理论分析,对缓倾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特征及机理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线、中心和右线道床板中心位置处测点底鼓明显,即仰拱中部底鼓量较大,底鼓严重区段6 a持续上鼓约69.75 mm,沿隧道纵向底鼓区段长度约40 m,而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处未发生变形;对于中薄层缓倾层状泥岩地层,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隧道仰拱底部缓倾层状岩体在弹性阶段向临空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挠曲变形,隧道边墙围岩沿节理面发生水平剪切滑移变形,隧道拱顶部位围岩发生垂直层理面的弯曲变形,由于衬砌结构作用拱部围岩变形较小。依据隧道平底板受力特征,基于竖向及水平双向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建立缓倾层状围岩隧道底板底鼓力学解析模型,分析揭示了隧道仰拱最大底鼓变形量与弹性模量E和底板厚度h成反比,与竖向地应力σz,水平地应力σx和隧道跨度l成正比。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隧道仰拱设计及底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在汽车二级维护中,经常发现在后轮的制动鼓内有从后桥壳漏入的大量齿轮油,这种现象给汽车的行驶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制动鼓内进入齿轮油后,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的摩擦因数就急剧减小,整车制动力降低。更为危险的是,一般只是在1个制动鼓内有漏入的齿轮油,以致左右轮制动力严重不平衡,制动时发生车轮侧滑,产生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66.
对汽车刹车鼓底部表面的白亮条状缺陷进行了金相,断口的光学和X射线分析,确定了白亮条状为过冷组织,且该区存在石墨,氧化铁,硫化物,硅酸盐等物的积聚和微量元素偏析形成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67.
68.
详细介绍了DD32/12型后桥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制动过热等问题,通过设计改进制动鼓径、增大制动接触面积,实现了制动器制动性能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9.
“车能行,就能停。”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汽车制动系统发展至今,紧紧地伴随着汽车发展全过程,它是汽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汽车制动采用的是与四轮马车相同的轮胎制动器。它利用一个长杠杆把一块摩擦衬垫紧压在轮胎上来完成制动。 1889年,德国人戴姆勒把制动鼓装在汽车后轮上,再绕上钢缆而成为制动装置。 1898年,美国人埃·安·斯佩里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