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许允  刘忠长  刘巽俊  韩永强 《汽车工程》2003,25(1):46-48,69
基于同一组增压中冷重型车用柴油机排放试验数据,采用拟合插值的方法得到了13工况循环和欧洲稳态循环两种不同测试循环的比排放数据。利用分担率和加权比排放数据分析了上述两种测试循环的不同点。指出了在实行欧Ⅲ排放法规后对车用柴油机进行排放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邵丹 《城市交通》2010,8(2):21-24
为实现上海世博交通集约化组织目标、降低自驾游客出行比例,建设世博停车换乘设施并组织引导自驾游客采取P+R模式前往世博园区最有效措施之一。借鉴日本爱知世博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停车换乘组织经验,提出上海世博会P+R交通组织基本思路,将服务对象划分为一日往返自驾游客和本地化自驾游客两类。分析P+R泊位需求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规模预测,得到两类游客的泊位需求总体规模和空间分布。最后,提出分三个层次设置P+R设施以及完善世博P+R配套设施和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设计与优化的目的就是对系统功能的合理配置、业务流程的优化布局以及系统资源的优化匹配,从而达到系统的整体协调和全局优化。为铁路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目前关于RITs系统设计与优化还没有比较成熟、实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对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证明提供系统化的设计和优化理论和方法不仅能使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在总体性能上达到最优,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难度和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晓涛 《船海工程》2012,41(2):9-10,14
分析当前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存在的差距以及救生艇船员由于误操作引起人员死亡的情况,提出该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ZPW-2000R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构成、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自诊断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赛道作为一条经验法则,除非420R在打滑,否则其实它根本没用尽全力。它会转向不足——其实有时还挺有用的,如果你非要找到它的极限并再用力推过头一点点的话;但如果你就是入弯时对前胎要求过高那它就那么有帮助了。Seven之妙处在于驾驶者可以立刻知道当前的情况。你完全可以在入弯到  相似文献   
17.
介绍R407C与R134a理论热力循环计算方法;对R407C客车空调系统性能的变化、零部件和材料的选用进行技术分析;为R407C客车空调器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旭  李磊 《汽车工程》2007,29(10):913-917
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汽车产业在生态设计、减量化制造、废旧汽车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按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探讨了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R树面向对象的航海资料数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和R树索引结构的航海资料数据模型。它通过面向对象技术的继承性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存储的冗余问题,体现了航海资料的自然层次结构,与航海人员的思维定式相吻合。同时,通过R树建立了航海资料二维动态索引,实现了航海信息快速的查询。  相似文献   
20.
Failures caused by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fatigue, corrosion and wear are important safety concerns for mooring chains used on floating structur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Prediction of remaining corrosion fatigue life based on surface condition could therefore be a useful tool for the continued safe operation of corroded chai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crack growth modelling for estimating the remaining corrosion fatigue life of mooring chains that exhibit significant pitting corrosion damage. A crack growth modelling approach is used to produce remaining fatigue life estimates for a selection of severely pitted mooring chains. Using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test results for grade R4 high strength mooring chain steel, empirical crack growth laws are presented for free corrosion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conditions at load ratio R = 0.1.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equivalent cracks from surface scans of corrosion damage are presented. The mooring chains are proof loaded as part of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Residual stresses introduced during this process have therefore been determin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accounted for in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predictions. One of the equivalent crack models, accounting for the single dominant corrosion pit, provided quite accurat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s when compared with full scale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