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与普通客车相比,燃料电池大客车具有重心高、簧载质量大等特点.采用传统客车悬架的参数与尺寸已不能满足整车稳定性要求.基于ADAMS环境建立燃料电池大客车悬架参数化模型,对横向稳定杆、推力杆的安装硬点坐标及横向稳定杆的截面尺寸进行了优化,基于应力一强度干涉理论,对推力杆截面尺寸进行了可靠性设计.运动分析表明优化结构无运动干涉,优化后燃料电池大客车稳定性达到了普通客车的水平,为燃料电池大客车的悬架导向机构设计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轮胎不均匀磨损与悬架特性的关系,建立了悬架-轮胎-胎面自激振动系统理论模型。在对扭杆梁式后悬架进行力学分析等效的基础上,综合了轮胎-胎面摩擦系统,在ADAMS中建立了能够反映车轮定位参数(前束角、外倾角)和胎面侧向位移的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自激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有利于进一步的整车动力学分析和轮胎不均匀磨损研究。  相似文献   
33.
利用ADAMS软件,建立整车模型。对整车进行操纵稳定性分析,包括稳态回转、角跃阶输入、低速与高速转向回正以及单移线试验。从而实现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仿真分析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也验证了模型建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特点,并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所采用的车辆、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形式为原型建立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通过与ADAMS中的铁路分析模块ADAMS/Rail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以线路设计参数中的缓和曲线和超高为例,分别仿真了横向位移、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振动特征量在不同线路设计参数情况下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尤其针对幅值及趋势变化,并对照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取值,给出了针对广州市直线电机轨道交通4号线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可以得到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偏于安全的结论,与采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可以更好通过小半径曲线和较大坡度线路相吻合,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在确定合理线路设计参数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通过ADAMS VIEW软件建立模型,采用将弹性车轮引入轮毂电机系统的使用,通过编写接触算法解决动态接触时的高频振动问题,并通过参数优化选择,来达到如何能最大程度并且合理的降低轮芯处轮毂电机系统所受到的振动冲击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弹性车轮的引入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通过轨缝时对轮毂电机产生的冲击,在对刚度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分析后,最高减小了78.5%的正向冲击加速度以及56.1%的负向冲击加速度。能够有效的达到减小轮毂电机冲击,降低了电机在机械方面安全性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鲍明全 《铁道车辆》2011,49(2):1-4,4
通过建立某动车组车辆-轨道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利用数值积分计算的方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并应用ADAMS软件仿真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同落车调整参数对运行安全性的影响。与其他方法相比,计算方法更具有直观性,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为现有车辆落车调整测量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利用土力学分析挤扩臂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出挤扩臂的受力曲线,利用ADAMS的机液联合仿真,建立新型挤扩变径灌注桩成型机的虚拟样机模型,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了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了解成型机在实际状况下的工作状态,从而为改进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8.
结合PRO/E ADAMS软件,建立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仿真研究,其结果可为四轮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针对某款客车带有转向中间臂的转向杆系出现的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进行设计改进。  相似文献   
40.
Kalman inverse filtering is used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for real-time estimation of forces acting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yre and road on large off-highway mining trucks. The system model formulated is capable of estimating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yre-force at each wheel of the truck using a practical set of measurements and inputs. Good tracking is obtained by the estimated tyre-for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simulated by an ADAMS virtual-truck model. A sensitivity analysis determin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tyre-force estimates to uncertainties in the truck’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