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1篇 |
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406篇 |
综合类 | 676篇 |
水路运输 | 1035篇 |
铁路运输 | 227篇 |
综合运输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403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360篇 |
2006年 | 327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车用发动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各传感器信号频率成分相差较大、需要同步采样及信号非平稳的情况,分析了阶比跟踪技术在发动机各类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软件实现了各通道信号同步变采样率采集.通过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及发动机最低转速计算出了各通道所需的最低采样阶比,避免了繁琐的阶比跟踪滤波对原信号带来的误差和干扰.对正常及故障工况下变速时的排气噪声、缸盖振动及外卡油压信号进行变采样率变采样阶比的阶比跟踪后,用于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的信号特征更加明显,且更利于通过程序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42.
负荷控制方式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2L柴油机改装的点火式甲醇发动机上分别采用节气门、节气门联合EGR以及单纯EGR的方式来控制发动机负荷,试验负荷选择了全负荷的50%和75%,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在1附近,调整点火角,进行动力性和排放性试验.研究发现:两种负荷下都是采用节气门联合EGR控制负荷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最好;两种负荷下的HC排放随控制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但均为节气门控制负荷时HC排放最低;两种负荷下的CO排放随控制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节气门控制负荷时CO排放最高;两种负荷下的NOx排放规律相似,均为节气门开度越大,NOx排放越低.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47.
稀燃条件下甲醇汽油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台GDI增压汽油机上,进行了稀燃发动机燃用M0,M10和M20(其中M0为汽油,M10为甲醇体积分数10%、汽油体积分数90%的混合燃料,以此类推)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了在稀燃条件下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对GDI发动机颗粒粒径分布特性、数量浓度特性和质量浓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稀燃条件下,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颗粒数量浓度峰值逐渐增大,颗粒数量浓度随粒径分布呈现出双峰分布;颗粒中的核态颗粒和积聚态颗粒的总数量都随甲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M20的积聚态和核态颗粒数量浓度最大;颗粒粒径峰值都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核态颗粒粒径峰值主要集中在20.54~31.62nm,积聚态颗粒粒径峰值主要集中在56.23~100nm;颗粒质量浓度随甲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粒径分布在316~700nm的积聚态颗粒明显增多,积聚态颗粒质量浓度随粒径分布的范围明显增加,质量浓度也相应增加,而粒径分布在56.23~316nm范围内的颗粒质量浓度却在降低。 相似文献
48.
49.
韩同群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5,(1):1-5,16
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柴油机在乘用车领域内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柴油机作为车用动力的优势。根据国内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分析了排放法规、柴油品质对市场的影响。根据对柴油轿车的性能要求,包括振动和噪声、排放等,分析了更适合我国轿车柴油机发展的技术路线,并重点对若干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剖析。柴油机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表明,柴油轿车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政府和企业应做好政策和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50.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拥有众多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模式受到大家重视和关注。文中首先分析了珠三角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是解决当前一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其次,在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中,分析了构建的主体要素、构建的模式、构建的过程和具体的构建框架;最后分析了构建后的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