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文针对如何解决下一代网络(NGN)的管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管控架构思路的两种整合集成方式:“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式,并对两种方式的实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详细介绍了基于“自底向上”式的一体化管控架构实现方法模型,该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信息系统集成向着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B+C”双电源纯电动客车驱动系统,即以能量型超级电容(C)为主要储能元件,辅以一定量的功率型锂电池(B);根据车辆运行工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驱动系统均衡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对系统及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集装箱港口普遍存在的港城交通矛盾,对国内外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由枢纽点、专用通道及港区组成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模式,即"点-线"疏解模式。以天津港为例,提出2020年港口"点-线"疏解模式的布局方案,并从交通、经济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点-线"疏解模式能有效解决港城之间的交通矛盾,且能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该文围绕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有关城市规划与现实需求、城市防洪排水与缺水、城市交通“车多路少”、城市“拆旧”与“建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等五个矛盾作了分析,并提出与此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曹妃甸港作为毗邻京津冀城市群的北方大港,是响应国家“公转铁”的重要支点。在阐述曹妃甸港集疏运系统布局及集疏运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曹妃甸港集疏运存在的问题,从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作业效率及能力、打造曹妃甸疏港矿粉“公转铁”等方面,提出曹妃甸港“公转铁”发展策略,促进曹妃甸港铁路发挥全要素生产力,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加快推进曹妃甸港“公转铁”物流体系建设,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能力和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下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模式,阐述了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其处理对策,从而汇编好完整,准确的竣工档案,为工程管理画上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海马"号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于2014年2~4月在南海成功完成了海试。"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大深度ROV系统,最大工作水深4500m,主要作业功能是进行海底探测、取样以及其他水下作业。"海马"号的研发和海试成功是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继"蛟龙"号后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介绍了"海马"号ROV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系统组成、总体技术性能和功能及其研发历程和海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推导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开发可以自动搜索滑动面位置的"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并采用该程序研究算例"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安全系数与失稳模式的演化规律,分析不同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能同时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改进瑞典圆弧法,可以有效解决"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边坡失稳模式由深层整体破坏转变为浅层局部破坏时,存在一个可以采用降雨入渗区深度定义的阈值;降雨入渗区深度小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迅速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快速减小,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深层整体破坏;降雨入渗区深度大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持续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缓慢增大,在边坡浅层形成一块滑动带,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浅层局部破坏;"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孔隙水重力、软化对边坡稳定性不利,非饱和强度对边坡稳定性有利;不考虑"暂态"水压力的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之比小于滑动面"暂态"水压力及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抗滑力矩与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下滑力矩之比时,"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有利,反之则不利。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基于三元分组列车的网络拓扑推断方法,仅依据单一参数(时延或时延抖动)进行网络拓扑的推测,其推断准确度受到网络负载的影响,在网络负载较重时不能准确推断出网络拓扑.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元分组列车测量拓扑结构的方法,利用叶节点的层析信息将叶节点进行聚类,依据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两个参数计算节点间的相关性,由底向上构造网络拓扑树.经过NS2仿真环境下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减少了探测包的发送量,提高了推断的准确度,且网络负载对推断准确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三力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AITUD"教学模式等在教学改革中的实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