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1399篇
综合类   328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300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Carbon monoxide (CO), hydrocarbon (HC), and nitrogen oxide (NO) emission factors (EFs) are measured with a commercial vehicle emissions remote sensing system (VERSS) during a large-scale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 study in Las Vegas. Particulate matter (PM) EFs a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for individual vehicles with a newly developed PM-VERSS based on ultraviolet backscatte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The effectiveness of CO and HC EFs as proxy for NO and PM EFs for spark-ignition vehicles is evaluated. Poor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EFs for pollutants on an individual vehicle basis indicating that high EFs for one or more pollutants cannot be used as a predictor of high EFs for other pollutants. Stronger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came evident after averaging the EF data in bins based on rank-order of a single pollutant EF. Low overlap between the highest 10% emitters for CO, HC, NO, and PM was found.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for an effective reduction of the four pollutants,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I/M) programs, including clean screening, should measure all four pollutants individually. Fleet average CO and HC concentrations determined by gaseous VERSS were compared with fleet average CO and HC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at low-idle and at high-idle during local I/M tests for spark-ignition vehicles. The fleet average CO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by I/M tests at either idle were about half of those measured by remote sensing. The fleet average high-idle HC concentration measured by I/M tests was about half of that measured by VERSS while low-idle I/M and VERSS HC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ere in better agreement. For a typical vehicle trip, most of the fuel is burned during non-idle conditions. I/M measurements collected during idling conditions may not be a good indicator of a vehicle’s potential to be a high emitter. VERSS measurements, when the vehicle is under a load, should more effectively identify high emitting vehicles that have a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e mobile emissions inventory.  相似文献   
32.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提出了用两个线性神经网络对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和控制的策略,介绍了该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的在线训练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33.
汽车轮胎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危银涛  刘宇艳 《汽车工程》1998,20(5):272-278
本文综述了轮胎力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阐明了轮胎结构分析的几各主要方法、研究内容及其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在子午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分析方面的工作,包括轮胎的充气,竖直加载、稳态滚动、滚动阻力及温度场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算例。由于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考虑了更真实的轮胎材料模型,结构和载荷,使得分析更为有效、精确,分析结果可作为轮胎的设计,试验与改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国内外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论述和剖析了国内外利用计算机进行汽车碰撞模拟和建立汽车、乘员及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开展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汽车的力学参数与稳态转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安文  宋健 《汽车工程》1999,21(5):269-274
本文以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测出的数据为基础,为通过建立轮胎侧偏角,车厢侧倾角,回正力矩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线性曲线拟合,找出了这些数据与汽车记转向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按国家标准GB/T3047-91中的有关规定对被测试车辆的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36.
车用催化转化器流动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昕  董群龙 《汽车工程》1999,21(6):348-352
流动阻力是车用催化转化器的重要性能之一。作者对载体结构参数,入口扩张管和出口收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载体通道的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载体流动阻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结构参数和扩张管锥角对流动阻力影响显著,而收缩管锥角的影响不明显,在载体结构参数中,减小载体壁厚是降低催化器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7.
轿车悬架阻尼二阶最优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元杰  陈宝莲 《汽车工程》1999,21(6):353-357
本文以半动悬架与二阶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被动悬架阻尼的主动力表示,结合对最优控制力的分解以及最优评价指标,振动加速功率谱密函数与系统振动阻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多自由度汽车振动系统在随机输入下以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极小为目标的悬架最优减振器阻尼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了7自由汽车振动最优减振器阻尼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8.
汽车发动机气道内的流动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气道内三维定常可压缩流动数值模拟的模型、算法及算例。为达到能定量分析并应用于实际设计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网格划分法,并开发了计算软件,对提高计算精度、加速收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9.
汽车主动悬架的最优预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1/2车辆模型,应用最优预见控制理论对汽车主动悬架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能有效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40.
介绍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经验,对相关的招标和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总结.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该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