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109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快速公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运模式,以其工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环境污染小、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而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快速公交示范线工程建设为背景,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在中国一些城市为解决日趋繁重的交通压力,都开始借鉴引用外国成功的快速公交运营系统,但运营结果和乘客的满意度都不是太理想。为此针对快速公交系统(BRT)在初运行期间运营情况的评价进行粗略的探讨,通过仔细记录和分析他们的特点和影响来判定BRT中最有效率的方法,以此完善建立起成功的、有区域针对性的BRT系统。  相似文献   
103.
常州BRT车辆在运营中所表现出来的百公里油耗差异显著,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业与运营业的车辆技术状况,引发了专业人士的广泛讨论。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现象,却折射出来一系列的疑问,并冲击人们固有的一些传统技术观念。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市快速公交用户满意度调查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北京市市民对于北京市第一条快速公交(BRT)线路--南中轴线的满意程度,以提出改善方案,促进快速公交的良性发展.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南中轴线运行状况、用户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探讨BRT的用户特性、市民对BRT的态度以及影响BRT吸引力的因素等一系列与BRT成功发展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BRT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研究显示,北京市南中轴线BRT的用户满意度相当高.但BRT对小汽车用户吸引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启动的一年,是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年.盘点200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协同总体规划修编、"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城市交通发展趋向,城市交通规划从编制阶段、模式与侧重都有了新的变化,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近期交通规划等层面交通规划的发辰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更加突出,如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降低城市化、机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等等,其中公共交通优先成为2006年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旋律,使得城市交通走向更加持续、更加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6.
西安火车站至大雁塔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安市城市人口、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发展情况,通过对快速公交系统(BKT)的建设特征、要素和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在西安市南北轴线火车站至大雁塔的主干路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具体构想,并根据沿线规划、客流等分布情况,阐述了布设路线的技术条件及车站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7.
对快速公交系统引导郑州城市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作为一种可持续交通方式,体现着“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BRT以其大容量、低耗能、快速、环保和乘坐舒适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鉴于常规公交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发展BRT系统的必要性,并对郑州BRT系统的构成和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预示着BRT系统在郑州得到成功实施;最后分析了BRT系统对郑州城市旅游业、房地产行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8.
BRT在大中城市应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公交系统(BRT)具有造价低、建设周期短、运行速度快、准时性好、安全环保等特点,但是其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研究快速公交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适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BRT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操作层面,比如客流需求、道路条件等等。本文通过人口规模、交通发展策略、经济实力等方面探讨了BRT在大中城市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9.
边经卫  丁明 《城市交通》2009,7(3):6-10,85
为了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厦门市进行了多方式的公共交通建设。分析了大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和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阶段特征,着重阐述了厦门市BRT近期和中远期的线网规划情况,并介绍了BRT首期通车工程和高架BRT升级为轨道交通的预留条件。厦门市BRT的规划实践表明:BRT是大城市现阶段较好的公共交通方式;建设高架BRT可与未来升级轨道交通相结合;与城市空间拓展和转型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BRT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10.
在分析快速公交(BRT)与常规公交在车站设计方面区别的基础上,确定了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素:运用“排队论”对车辆停靠区的车辆泊位数量进行计算,分别给出直线式车站和港湾式车站的停车区域长度的确定方法;基于乘客的候车特性,建立了乘客候车区宽度的计算模型;根据客流量、使用能力、超高峰系数等参数对自动售检票机的配备台数及其设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从实用性、人性化角度描述了屏蔽门、天桥、地道等附属设施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