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范式的多元解释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BPR和BPI理论,对地铁工程成本管控范式的内涵进行界定,从成本管控主体、成本管控对象、成本管控流程和成本管控工具4个维度,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标成本管控为例,阐述新范式(ACED)相对旧范式(IPOS)的转变。新旧范式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以全面成本管控为过渡,成本管控将逐渐从IPOS范式向ACED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22.
盾构顶力是盾构始发和接收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以北京地铁15号线某6 m盾构直接切削玻璃纤维筋桩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分析了盾构始发与接收时不同刀盘正面顶力作用下围护桩体受力以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盾构始发中在切割玻璃纤维筋桩体时,若顶力大于10 000 kN,会引起地表隆起; 盾构接收中在切割玻璃纤维筋桩体围护结构时,由于桩的一侧为临空面,当盾构顶力大于8 000 kN时,会引起桩体发生向临空侧的倒塌破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研究对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桩体的设计和盾构安全施工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着重在规划发展战略层面上,探讨京津冀城市群、大都市区与轨道交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区域轨道交通现状及相关规划,梳理北京交通圈层及各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提出建议。应注重城市空间布局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大力发展区域快线。对于市域快线规划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与既有地铁系统的结合方式。轨道交通作为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与骨架,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4.
针对北京地铁八通线车辆客室车门系统的重点电器故障:信号转换板导致的客室车门故障;客室车门非正常开门故障,根据故障检测和分析结果,采取了程序修改和电路改进等应对措施,有效解决了故障。  相似文献   
25.
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的优劣势,从规划设计咨询类、工程建设施工类、装备制造类、运营类及增值服务类等5个方面,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构成与发展情况及发展需求,并结合国家对轨道交通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定位,提出3点发展建议,为推动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北京地铁4号线和伦敦地铁都是通过公私合营(PPP)的方式与融资能力强、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资本合作,北京地铁4号线自2009年开通以来一直运行良好,伦敦地铁PPP项目在运营不到7年就宣布破产.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融资结构、运营管理和合同履行3个方面对北京地铁4号线和伦敦地铁进行分析,发现伦敦地铁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其融资结构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完善、契约精神缺失,并针对这些问题为以后PPP项目的实践提出3点建议:1)在伙伴选择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项目公司市场化运营;2)优化融资结构,合理分担风险;3)强化契约精神,加强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27.
以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京顺站区间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北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开展地层变形监测试验,研究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诱发的地层横向和纵向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变形规律总体符合Peck沉降曲线,但由于地层差异和施工控制等原因,沉降槽两侧并不完全对称,横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两侧20 m,纵向影响范围约为盾体前后60 m,变形值在0~-25 mm之间;盾构通过和盾尾脱离管片时地层变形较大,两者之和通常大于总沉降的60%;同步注浆控制地层变形效果显著,但有一定时间的延滞,必须根据风险要求控制好浆液的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28.
北京轨道交通衔接理念及设施设置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轨道交通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从分析国外交通衔接经验入手,结合我国的交通特点和北京的交通衔接实践,总结提炼出交通衔接特性及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的城市和交通特征、轨道交通网络特点、各衔接方式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年限、分区域、分优先级的衔接设施设置原则,为各条线路的具体衔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国内外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技术对比分析,得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是当前解决列车再生制动能量问题的较优措施。给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在北京地铁 10 号线二期工程的应用设计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和应用效果分析。对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工程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0.
石广银 《隧道建设》2014,34(1):24-31
随着城市轨道线网规划规模的不断发展,地铁换乘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设计工作中同期或近期换乘站的设计较为深入细致,而线网规划远期换乘站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在建地铁站设置的位置及预留换乘形式直接影响着远期换乘站的设置及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双线远期换乘的几种形式及特点,通过对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由于规划相对滞后引起后期改造困难和既有卫星广场站先期站位未充分考虑车站换乘设置,致使后期换乘实施困难,使用功能被削弱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远期换乘站设计应从线网规划、站位选址、换乘节点预留等方面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