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市郊铁路系统是世界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达国家和城市满足长距离交通需求的主要手段。面对北京市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要求,探讨如何发展北京市郊铁路并使之与城市轨道交通形成有机的整体。首先分析伦敦、纽约、巴黎、东京4个世界级城市的中心集聚强度以及市郊铁路对城市运行的支撑作用。同时,回顾这4个城市的市郊铁路发展历史进程,总结其网络布局特点及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郊铁路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强调与现有及规划铁路资源在运营上互联互通,同时建立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管理、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272.
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实地考察及访谈曾来往北京和台北两地的市民,对北京和台北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主要分成4个部分来比较:城市与人口现状、轨道交通历年发展、公交系统历年发展及道路交通的发展现状.两城市同样面临私家车迅速增长及道路饱和拥堵的情形,因而相继在公共交通中投入建设,现有的公共交通已有能力分担至少35%的市民日出行量,预计在2015年,2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网更为密集,将能有效分担50%以上的出行.  相似文献   
273.
北京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客运枢纽在乘客导向信息服务系统标准化、精细化设计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枢纽内外部引导信息衔接不畅,乘客信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基于此,针对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9座客运枢纽开展标志调查,总结枢纽在乘客引导方面普遍存在缺乏衔接、盲目追求距离最短、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进而提出乘客导向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可参考的理念与方法,包括各类服务信息分级引导、设计综合信息标志、规范使用名称、优先设置客运标志而非广告等。  相似文献   
274.
综合交通调查是获取城市交通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很多大城市都形成了定期开展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的机制.首先,回顾美国、日本、中国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现状.其次,结合北京市最新开展的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成果,解析北京市交通需求总量及交通结构的变化特征.最后,从全国交通调查标准制定、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调校以及大数据对传统调查的冲击等方面提出未来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75.
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特征实质上是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叠加及交换的效果体现,通过分析车站客流的波动性,发现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时间维度和区域范围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针对车站特点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周边不同用地类型的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进站客流和换乘站客流特征以及进出站客流接驳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应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式;重视换乘站在网络中的合理布局,改进换乘站设计与运行组织;结合车站区位特征制定差异化接驳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76.
杨松  冯杜炀  王冠 《铁道勘察》2020,46(3):89-94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在部分区间隧道的最低点设置了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为了保证时速160 km市域列车在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三维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分析100~220 km/h共7种行车速度下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的动力特性。提取道床振动评价指标(垂向位移、垂向加速度)、道床强度评价指标(纵横向拉应力)、行车平稳性评价指标(车体垂向、横向加速度)和行车安全性评价指标(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与规范允许值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各动力学评价指标均随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动力学评价指标均在规范允许值之内,并且有较大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277.
薛玥  杨松  禹雷  钟智丰 《铁道勘察》2020,46(3):117-122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有挡肩双块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依托国内首条时速160 km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对有挡肩双块式轨枕进行尺寸设计及配筋设计:(1)结合线路特点,对有挡肩双块式轨枕承轨台抗压能力及挡肩抗剪能力进行检算;(2)为计算桁架钢筋受力情况,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起吊、堆载、施工上人3种工况下双块式轨枕的受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起吊及施工上人荷载对双块式轨枕的受力性能影响不大;堆载对其受力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双块式轨枕的堆放层数不应大于6层。  相似文献   
278.
为研究北京地区砂卵石地层大断面暗挖区间下穿施工对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的影响,以北京市新机场线草桥站站后折返线大断面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下穿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段区间暗挖隧道进行设计,并用Midas/GT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大断面暗挖区间下穿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桥面、桥墩、承台及桥桩位移变化规律特征,得出大断面暗挖区间侧穿桥桩施工过程中桥桩附加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大断面暗挖区间下穿京沪高铁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承台差异沉降及地层应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79.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最高速度达160 km/h的地铁线,轨道结构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高架地段首次采用取消底座结构设计,为了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对无砟轨道道床结构进行结构选型及配筋设计。通过建立高架地段无砟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道床板板长、板宽、板厚进行了选型分析。针对无砟轨道无底座设计方案,考虑了列车荷载、温度梯度、桥梁挠曲3种主要荷载类型,提出了荷载组合方案,研究其关键控制因素,对道床板进行了配筋设计及检算。通过参数比选,完成了道床板的尺寸参数选择;在3种荷载类型中,温度梯度在道床板中引起的弯矩值最大,在设计荷载中占据主导因素,合理减小道床截面高度可有效降低温度梯度作用;道床板配筋应以控制裂缝为原则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80.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有着冬奥历史上最难设计的赛道和最为复杂的场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以“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作为延庆赛区及其场馆的规划设计理念,分别从赛区总体布局与可持续设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对山林场馆规划设计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在建筑学和文化层面深入阐述山林场馆和其文化情境规划,山林场馆实现了人工与自然之间共生与互成的空间与情境。山林场馆建设创建了冬奥会级别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道及场馆设计、建造、运行成套创新技术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山体南坡建设雪车雪橇赛道的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