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6篇 |
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809篇 |
综合类 | 1332篇 |
水路运输 | 559篇 |
铁路运输 | 1922篇 |
综合运输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05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99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87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胡怡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8):65-66
介绍了广州地铁1号线曲线内轨轨底坡的设置情况,简述了由于钢轨轨底坡设置不合理而引起的危害,并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轨下垫板坡度的解决办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铁路轮渡引桥对船型的适应性,改进陆上固定轨道和甲板上轨道的连接形式,提出了一种轨枕与钢轨连成一体,通过轨枕互相铰接而形成轨道,依靠设在轨枕端部的传动轴传递扭矩并实现轨道整体弯转的新型柔性轨道构造方案。给出了这种新型柔性轨道的基本构造和主要零部件组装特征,说明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柔性轨道受力弯曲的整体偏移量、偏转角度、钢轨处轨枕间隙变化量等主要轨道工作参数及其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柔性轨道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法,假定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符合弹性—应变硬化—理想塑性三折线模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推导出抗拔桩桩项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的解析算式,适用于多层地基中的抗拔桩.应用本文方法,同时可以得到抗拔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长的分布.通过对实例的拟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为抗拔桩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并可用于指导抗拔桩的设计和检测. 相似文献
994.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基本定义,对常见的8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一次制动模式曲线,着重讨论区间内追踪运行列车的间隔时间,前后车均到达车站的追踪列车间膈时间和前后车均从车站出发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井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归纳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具有实时动态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前我国铁路、公路桥梁规范均未考虑南北气候差异对桥梁温度作用的影响,对降温温度梯度曲线的规定也较粗略。针对上述不足,结合哈尔滨40年(1963~2002年)及广州10年(1997~2006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分析气象资料和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大型桥梁空心构件日照升温和寒流降温梯度温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对日照升温温度作用,为区分不同地区温度作用的差异,提出其温差极值的预测公式并加以简化,可为建立温度作用分区提供参考依据;对寒流降温温度作用,定性分析壁厚对温差极值和温度梯度曲线的影响,并提出温差极值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的日照升温温差极值为35℃,广州地区为20℃,两地温度作用相差较大,有必要考虑气候的影响并建立温度作用分区;寒流降温温度作用对构件的影响深度在0.6 m左右,随着壁厚的增加温差曲线指数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997.
运用微机监测道岔电流曲线分析提速道岔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琳玲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8(1):73-75
S700K电动转辙机正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与故障情况下动作电流曲线的对比观察,能及时发现道岔存在的隐患,以便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消除措施,有效地提高现场设备的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998.
葛党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4)
通过线性简化的轮对模型,研究了刚性轮对及独立旋转轮对的曲线导向机理.分析现有转向架结构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今后可能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刘永锋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1,(5)
北京市六环路斜拉桥跨越繁忙的电气化丰沙铁路,墩高达21.5 m,为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及降低转体重力和主跨跨径,采用了墩顶转体法施工的(56+100+70+37)m 4跨连续双圆柱子母塔单索面W形截面主梁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从方案构思、索塔、主梁、斜拉索、主墩及墩顶转体系统、墩台及基础等方面,阐述该桥的设计特点及要点。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