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58篇
综合类   197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concept of urban shared‐taxi services. The proposed system has a new organisational design and pricing scheme that aims to use the capacity in traditional taxi services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In this system, a taxi acting in ‘sharing’ mode offers lower prices to its clients, in exchange for them to accept sharing the vehicle with other persons who have compatible trips (time and space). The paper proposes and tests an agent‐based simulation model in which a set of rules for space and time matching between a request of a client and the candidate shared taxis is identified. It considers that the client is only willing to accept a maximum deviation from his or her direct route and establishes an objective function for selecting the best candidate taxi. The function considers the minimum travel time combination of pickup and drop‐off of all the pool of clients sharing each taxi while allowing to establish a policy of bonuses to competing taxis with certain number of occupants. An experiment for the city of Lisbon is presented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esting the proposed simulation conceptual model and showing the potential of sharing taxis for improving mobility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may lead to significant fare and travel time savings to passengers, while not jeopardising that much the taxi revenu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02.
为研究抗车辙剂与武岩纤维这2种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单掺抗车辙剂、单掺玄武岩纤维的酒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抗车辙剂能显著提升基质牺青的高湿性能,单掺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基质酒青的低湿性能,而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酒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湿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均较2种外加剂单提时有所提升。因此.抗车辙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能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性能,在实际I程中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03.
新型化学固沙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用聚乙烯醇为原料作为固沙剂稳定风积沙,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说明该固沙剂是一种较好的筑路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4.
界面剂对新老砼粘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承受剪力和拉力时,粘结面是新老砼粘结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使用合适的界面剂可以提高其粘结强度.本文采用新老砼粘结抗剪和粘结抗折试件,对几种界面剂的粘结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使用不同界面剂时新老砼抗剪粘结强度和抗折粘结强度,分析了不同界面剂对新老砼粘结强度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5.
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行走设备排放碳颗粒会对洞内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润湿性能好,可使粉尘充分润湿;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好,可增大对尘的吸附作用。并以此为原理开发出了泡沫除尘设备。为了验证泡沫除尘,在隧道施工时的效果,首先需要了解隧道内粉尘的分布及走向,从而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已经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根据泡沫在除尘方面的各种优势和特点,使用泡沫除尘设备喷洒十分钟后可以使PM2.5、PM10下降原有的50%~60%,可以有效减少粉尘,持续喷洒能对隧道内的粉尘进行更加有效地抑制,在很多方面可以超过现有的隧道除尘方式。  相似文献   
406.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产生了巨大量的盾构渣土。目前国内多采用消纳弃置,这种处理方式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研制一种专业处理盾构渣土的复合固化剂,降低含水率,改良固化土颗粒组成,降低有机物含量,提高强度及稳定性。通过系列试验,对绿色处理后的盾构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加州承载比等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证明,绿色处理后的盾构渣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工程特性,可用作道路路基填料。为盾构渣土的工程再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7.
C60~C80级流态高强混凝土原材料调查和配合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浅野P.O.42.5R水泥,选用优质的骨料,掺入活性掺合料、高性能减水剂制备出强度等级为C60~C80的混凝土,并适于泵送工艺。深入研究了掺合料、减水剂等各种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8.
海洋平台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工程计算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大新  霍有利 《中国造船》2007,48(B11):323-329
以中国国家标准和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标准为基础,进行了海洋平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工程计算和设计;阐述了平台上应用七氟丙烷系统的可行性和灭火机理,针对平台特点选择分体式全淹没式系统;确定了不同电气房间所需的七氟丙烷浓度和喷放时间,计算不同防护区所需要的七氟丙烷灭火剂量;初选输送管线的管径和喷头数量并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储瓶的充装量和管网的合理性,并根据得到的喷头入口压力计算喷头的等效孔口面积和喷头规格;最后设计计算密闭防护区的泄压口及其面积以及探讨其他一些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程设计中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09.
本文介绍了我国铁路高强混凝土(HSC)50年的发展,可归纳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普通HSC和掺塑化剂(减水剂)HSC,并配合台振、侧模振、底模振振实工艺配制得到C40-C55干硬性和低塑性HSC。批量生产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PC)轨枕、管桩、接触网支柱、桥梁等。第二阶段:以开发应用基萘磺酸盐系(NSF)高效减水剂配制塑性HSC为代表,结合铁路运输高速、重载、动载、安全的特点,对掺NSF-HSC的物理力学和结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NSF-HSC在全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第三阶段:研究开发应用氨基磺酸盐系 (ASF)、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盐系(PCE)高性能减水剂。本文确认PCE高性能减水剂能较好的满足铁路工程的特点,是当前铁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优选的主剂,建议加速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10.
胶贴风窗玻璃对窗框尺寸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检具制作完后来研配窗框,同时要掌握贴接剂的性能和贴接方法,才能达到胶贴风窗玻璃装配上理想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