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速铁路弓网电弧抑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网电弧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道提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弓网电弧的抑制方法.通过在车载变压器高压侧并联一个适当大小的电容,降低电源及回路电感中能量在电弧中的消耗.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提供的通用模块,建立了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电弧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表明,当并联到车载变压器高压侧电容值取为8.3μF时,可以使弓网电弧的能量消耗降低40%,过电压降低30%.  相似文献   
142.
针对某中型客车,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空气悬架客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及三角凸台路面输入的平顺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在测量点处的最大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及其对应的频率点比较接近,说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准确的。对影响客车平顺性的2个参数在ADAMS中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3.
结合合肥市公交总公司汽车修造厂的生产过程,以该厂制定的HG6913型城市客车的大修工艺规范为实例,简要介绍了客车车身大修的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4.
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权来  罗玉涛 《汽车技术》1995,(11):25-28,12
应用相关分析与谱分析理论,建立了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识别的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运用该噪声识别模型及所介绍的测试分析系统,对GZ6921型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进行了识别。识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风扇噪声是GZ6921型客车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45.
在分析公交车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发动机排气余热为热源的公交车供暖装置。该装置采用智能检测、控制技术,解决了热管安全性与功率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介绍了该供暖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通过实车运行试验证明了该供暖装置热能利用率高、升温快,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46.
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城市道路,其核心功能是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因此公交专用车道的评价应以人为单位,而并非以车辆为单位。本文提出的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从单点交叉口的交通效益、通道的综合效益进行。文章的最后,运用该理论对广州市某路段公交专用车道及相关道路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7.
公交专用道设置前后无港湾公交停靠站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有无公交专用道的路段上非公交车和公交车以及无港湾停靠站区域的非公交车分别提出车速模型公式,并考虑交叉口间距和车道宽度的影响。其中在无公交专用道的路段上采用美国联邦公路局路阻函数转化成线性模型,定义停靠度指标。根据在南京市和深圳市采集的实测数据回归,标定各模型参数,并通过F检验和t检验。同时研究无港湾停靠站区域的影响范围,从时间和空间上反映影响变化规律,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8.
摘要:对当前车联网的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OBD诊断技术、CAN总线技术、SAEJ39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基于SAEJ1939的一种车联网无线诊断模块,并就模块硬件设计及应用进行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9.
Maintaining and enhancing public transit service in Indian cities is important, to meet rapidly growing mass mobility needs, and curb personal motor vehicle activity and its impacts at low cost. Indian cities rely predominantly on buses for public transport, and are likely to continue to do so for years. However, the public bus transit service is inadequate, and unaffordable for the urban poor. The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nd affect efforts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public bus transit service in the four metropolitan centres and four secondary cities during the 1990s. Overall, there were persistent losses, owing to increasing input costs and declining productivity. The losses occurred despite rapidly increasing fares, and ridership declined. The situ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address it, is worse in the secondary cities than the metropolitan centres. We suggest a disaggregated approach based on the needs and motivations of different groups in relation to public transit, along with improved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policies to internalize costs of personal motor vehicle use,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providing financially viable and affordable public bus transit service.  相似文献   
150.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SC.ADAMS软件在ADAMS/Car里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用Pro/E软件和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整车动力学参数。在ADAMS/Car里进行了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空气悬架大客车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对空气悬架大客车整车性能做出正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