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该文介绍以20kHz超声波振动疲劳试验机对三组55SC7高强度钢试材作超高周疲劳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周区及超高周区S-N曲线呈下降趋势,与传统假设完全不一,疲劳强度并不随其硬度(Hv)及弹性极限σ(b)的提高而提高,疲劳裂纹萌生于试件内部,主要由硫化物和钙化物等质所致。  相似文献   
52.
通过收集生产线上的基本运行数据--运行周期、堵塞、缺料、故障时间及其他数据,然后进行计算,得出工位实际有效的工作时间,再和其他工位的实际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比较,得出某个工位是生产线上的瓶颈工位。后期根据上述信息,对此瓶颈工位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满足整体产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文章针对铝合金减震器塔的性能和结构要求,根据各种材料和工艺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采用Silafont-36(AlSi10MgMn)进行材料成分微调,主要成型工艺为高真空压铸方式,对铸件进行T6热处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54.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近5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作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中国,石化产品日渐短缺,CO2排放总量持续增加,清洁能源尚未全面普及,解决汽车轻量化更显紧迫和重要.汽车轻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考虑减轻汽车整备质量,要在先进设计理念、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装配工艺各方面进...  相似文献   
55.
摩托车座垫外形多样,结构复杂,需要同覆盖件、油箱等整车外观件协调、配合设计, 共同构成摩托车造型整体风格,并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可借助快速测量和三维CAD建模技术, 进行灵活设计。  相似文献   
56.
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构成多样,对防水材料的检验依据有多种。通过介绍2009—2010年防水材料的检验情况,分析科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等检验依据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检验依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7.
铁路工程材料供应计划和大临工程设计是工程经济专业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其方法和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不能适应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此文针对材料供应计划和大临工程设计传统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两项工作实现数据化的可能性和具备的基础条件,提出实现数据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的强度、硬度,同时兼顾其韧性,进行新材质车轮的成分设计及试样制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断面硬度、断裂韧性、淬透性进行测试,对其金相组织、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观测,综合分析新材质车轮的性能,并与ER8车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R8车轮相比,新材质车轮中C的质量分数相同,Mn的质量分数按常规设定,但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使其抗拉强度提高9%,屈服强度提高12%,硬度提高15HBW,断裂韧性提高10%,断后伸长率、冲击韧性和淬透性相当;相同踏面深度下,新材质车轮珠光体团更细、珠光体片层间距更小、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更高;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还使新材质车轮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布发生改变,是其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9.
以数据和图表客观的反映材料的工程性质,以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0.
在《道桥材料试验检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加强学生试验检测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评等相关内容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