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81篇
综合类   208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219篇
综合运输   1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6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for selecting days that are comparable in terms of the conditions faced during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initiative planning. This methodology includes the use of specific data sources, specific features of calendar days defined using these data sourc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form of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cluster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ology will produce results that enabl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initiative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different courses of action. Several challenges are overcome here including the need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apply, to qua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alendar days, to select features describing days, to obtain appropriate raw data, and to evaluate results in a meaningful way. These challenges are overcome via a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ial of several useful models and data sets, and careful application of methods. For example, the cluster analysis that ultimately selects sets of similar days uses a distance metric based on variable importance measures from a separate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observed initiatives. The methodology defined here is applied to the New York area, although it could be applied by other researchers to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62.
张文春  段树林  吴伋 《船舶工程》2016,38(11):47-51
采用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SEA)对某船螺旋桨轴横振在到舱室中产生的噪声进行了仿真,在图论框架下将SEA系统等效为赋权有向图,求解中高频振动能量传到舱室的主要传递路径。使用偏离算法从赋权图中得到了500条传递权重最大的路径,从而确定螺旋桨振动传递到主机舱和集控室的主要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螺旋桨横振激励主要通过二层甲板的与横舱壁的耦合传递到船首方向的舱室产生噪音,双层底和船壳对振动传递影响较小。在传递路径结构和耦合连接处采取的降噪措施可使集控室的噪声在各频段降低3 dB。  相似文献   
163.
永磁操动机构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永磁操动机的基本原理及负载特性,分析了磁场耦合模型及工作过程中的电磁机理的对对合成磁场的电磁吸力,动态铁芯的运动方程及算法原理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永磁操动技术的优越性及特点,以及在我国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4.
船舶碰撞责任的计算机辅助判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船舶碰撞事故责任的计算机辅助判析技术,以弥补划分碰撞责任比例的支撑数据不充分。建立了适于裁决雾中船舶碰撞责任比例的知识体系,包括基于船舶行为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兼用于高速船的避让区界的新规则。提出了地自动处理任何船舶碰撞责任比例的模型。解决了船舶单项行为有无过失的定性问题及失量的计算机智能化确定问题。系统经实例试用,在合理性,快速性,经济性方面已初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5.
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的特点,提出内部环肋金属内衬外部缠绕复合材料的潜水器耐压壳结构形式,结合有限元方法和近似模型技术对该种结构形式的耐压壳进行研究。得到复合材料加强纤维的含量与耐压壳结构性能参数的关系以及不同铺层角对耐压壳临界失稳压力的影响,为该种形式复合材料耐压壳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6.
向国际组织会议提交提案是表达一个国家立场主张和利益诉求的基本手段,提案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术水平和软实力。当选国际海事组织理事国,特别是A类理事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航运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文中通过对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近年来提交到各次会议的提案统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A类理事国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工作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今后加强我提交提案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7.
薛永杰 《港口科技》2010,(12):28-31
介绍了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以某单位的历史统计数为基础,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流程设备对月度能耗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减少能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8.
氟化氢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氟化氢的性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氟化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首先针对常用的分析方法:化学滴定法、比色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另外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发射光谱法、流动注射系统测氟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氟化氢的分析进行了阐述。分析者可以根据对所分析氟化氢的不同精度要求,选择方便、经济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9.
针对广泛应用的纤维毯边坡水土保持措施中不同植物纤维毯材质与早期植被群落的建成耦 合效应尚不明确的现状,在河北石(家庄)—安(阳) 高速公路边坡开展了3 种材质的植物纤维毯 及传统无纺布(CK) 覆盖与草本、草灌(乔) 混播的植被建植效果的对比试验, 基于灰色关联度 分析法评价了覆盖类型与植被组合类型耦合的建坪性能表现。结果表明,混合毯的草乔组合、草 灌组合,秸秆型纤维毯的草乔组合、草本组合的前期生长性能表现较好,椰丝毯的草乔组合、草 本组合中等,各种覆盖下的灌木组合较差;椰丝毯的灌木组合、草本组合、草灌组合,秸秆型的 灌木组合等的抗逆性较佳,混合毯的各种组合表现中等,无纺布的各种植物组合最差;混合毯后 期生长势总体较好,与前期相比较为稳定,椰丝毯各种组合较前期表现上升最大,稻草毯由两极 向偏中等方向发展,无纺布各处理后期生长排序出现较大下滑;3 种植物纤维毯之间综合评价值 相对优势不大,而相对无纺布均有明显优势,且其与灌木组合、草灌(乔) 耦合下相对草本组合 的优势明显优于无纺布与相关植被组合的耦合效应。采用植物纤维毯辅助建坪能改变草本组合、 草灌(乔) 组合、灌木组合在早期的竞争态势,促进灌木建成。  相似文献   
170.
兰渝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成因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施工组织顺序等的基础上,研究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产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的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高地应力条件和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条件为其大变形客观成因,而岩层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利组合、小间距隧道结构和不合理的施组顺序及左右线不对等的支护措施等不利条件为其主观成因。与大变形的主客观成因相对应,其力学机制主要呈现为应力扩容型的构造应力机制和结构变形型的结构面型机制的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