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how key aspects of voluntary climate action influence economic values of aviation carbon offsets using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where voluntary carbon offset programs for the aviation sector were active under a carbon tax between July 01, 2012 and July 17, 2014. An online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period using choice experiments. This rare and short-lived Australian experience is useful to gain insights into how individuals respond to the new public policy in terms of the perceived economic value of voluntary offsets for air travel.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upporters of the mandatory tax policy held a welfare value of voluntary carbon offsets for their domestic flights that i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non-supporters (i.e., $AU27.83 vs. $AU9.40). It is $AU12.27 on average per ton of carbon offsets per person for domestic flights and $AU0.92 for international long-haul flights. The findings endorse that individuals seem to attach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i.e. climate liability or carbon conscience) to frequent domestic flights, but not so much to intercontinental flights. Furthermore, reported flight frequencies by respondents did not place any significant impact on economic values of voluntary carbon offsets i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rameworks. A coupled approach between forced choices and certainty responses was adapted, where no-choice options were retrieved, potentially improving choice experiments. Results suggest that airlines should consider simplifying their carbon offset programs to fixed levels (e.g. £3, £10, and £20 as in the case of British Airways), regardles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while governments should promote both mandatory and voluntary climate measures in tandem.  相似文献   
32.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复杂的组合线形设计更为常见,例如直线与平曲线间组合或不同平曲线间组合。驾驶人在相邻组合路段行驶时会感知到线形的变化,引起驾驶行为的改变,最终车辆的纵向加速度也会随之改变。频繁的加减速行为会引起驾驶人不适,甚至形成安全隐患。目前针对相邻组合路段驾驶行为的研究中,关于加速度的研究主要基于路段特殊点进行计算。随着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为高速公路的设计评估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及试验条件支撑。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中,基于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道路设计参数及周边地形环境参数,构建山区高速公路的三维虚拟模型,以山区高速公路中的相邻组合路段为研究对象,获取山区高速公路组合线形路段的车辆纵向加速度数据,提取加减速事件后,基于驾驶人的加减速行为,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别判定道路线形层和驾驶人层的影响,研究组合线形对驾驶人纵向加减速选择的具体影响变量以及变量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下游路段最大曲率、上游路段圆曲线段比例、下游路段变坡点数量、下游路段曲线数量、上游路段平均曲率和当前位置曲率等对驾驶人加减速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混合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指出驾驶人层面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连续纵向加减速行为的建模方案,并可为研究驾驶人在复杂线形条件下的纵向加速度选择行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介绍土洞注浆处理施工技术在广梧高速公路加固岩溶路基的实践应用,预防路基塌陷失稳,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施工工艺工效高,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实用,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4.
王军  陈宁 《船舶工程》2014,36(5):65-68
IMO制定的压载水处理D2标准已对颗粒物和细菌及微生物的数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利用紫外线杀菌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的特点。提出了对原有的UV处理装置内增加了进出口导流板和筒体内平面导流板,它改善了UV处理装置内的流场分布和辐照剂量的均匀性。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装置它的平均流速为1.18m/s,低于原先的2.43m/s平均流速,使辐照时间增加了1.030s,辐照剂量呈正态分布。通过生物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后的装置能将10~50μm生物数量控制为平均0.02cfu/ml,50μm以上生物数量控制为2.33cfu/m3。在紫外灯管数量及功率未增加情况下,它节约了处理时的能耗,达到了理想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旨在探究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在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准确评估轴压作用下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大跨度双层甲板结构模型设计开展轴压极限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崩溃特性;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探究偏心受压对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上、下层甲板的整体屈曲失稳是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崩溃的主要原因,偏心受压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在实际仿真评估中,应将偏心受压效应纳入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6.
假定按照规范方法求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配筋为最优配筋,并对结构设计变量按传力路径分层次.进而提出了一种实用优化方法——层次实验设计法。算例表明,此方法概念清楚,能获得合理的设计,并大大地减少了大型结构体系优化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7.
暗挖地铁车站断面较大,通常埋深较浅,施工时常发生塌方事故,且塌方纵向影响长度多达数十米。为提高塌方后续施工的安全性,结合塌方事故实例,利用风险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研究塌方事故影响段后续施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后续施工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安全可靠,\"变大跨为小跨\"有效控制后续施工引起的变形;从施工工法、支护措施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制定措施,改善岩体物理性能,提高支护体系和围岩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后续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38.
从船舶加筋板结构缩尺模型的耐撞性试验出发,结合简化分析,详细讨论壳板厚度变化对加筋板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给出2个船舶加筋板结构缩尺模型的准静态压入变形试验结果,提出新的简化分析方法,并将简化分析方法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增加壳板厚度将显著提高加筋板结构的耐撞能力。  相似文献   
39.
《汽车工程》2025,47(1)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有必要降低侧窗区域的风噪声。汽车风噪的低频噪声控制可通过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汽车风噪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active wind noise cancellation; AWNC);并针对侧窗区域的输入信号选取合适的参考信号:侧窗振动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在100~500 Hz频段内与目标噪声的相干性较好。以风洞试验中整车全尺寸油泥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长短期记忆方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优化选取风噪声的参考信号;再利用FxLMS算法对优选后的参考信号进行AWNC仿真并完成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优选的参考信号不仅数量减少节约成本;且优选后的参考信号将风噪峰值频段降低了5~15 dB。  相似文献   
40.
影响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很多,如何进行匹配与选择是目前各汽车生产厂家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当前所研究的热门课题。文中主要从变速器的速比和后桥主减速比的匹配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对一款商务车的传动系优化设计,期望使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匹配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