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84篇
综合类   215篇
水路运输   159篇
铁路运输   221篇
综合运输   1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产轻型汽车排放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茂东  文宝忠 《汽车工程》1997,19(5):257-262,278
本文综述了国产轻型汽车的基本情况,指出轻型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是造成汽车对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根据试验结果评述了国产轻型汽车的排放现状,然后进行了试验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影响汽车对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2.
汽车车身柔性装焊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春 《汽车技术》1997,(12):21-24
阐述了建立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线的必要性,指出了车身装焊生产线是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的关键,从工艺设备、工装夹具、机械化输送及自动控制几个方面控制实现柔性汽车装焊生产线的措施。分析了柔性装焊生产线-车身生产发展的趋势,论证了计算机是实现柔性自动控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63.
汽车弯道制动是一种危险而复杂的工况,其复杂性表现在影响因素多和评价方法两方面。文中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汽车弯道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试验结果来看,用稳定性和偏移量两个评价指标,可以较全面评价汽车弯道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64.
公路工程不同报价评标办法结果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筱勤  张军 《公路》2001,(9):105-108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及有关文件,采用3种不同标底对某项工程的投标报价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最适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科学评标办法。  相似文献   
65.
陈晓军 《铁道货运》2011,29(5):67-71,2
应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保价运输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在现有内外部环境下,保价运输营销策略应重点选用增长型策略(SO)和扭转型策略(WO),即:扩大市场、保护现有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来巩固现有市场地位,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66.
介绍船载直升机着船预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几种常用的预报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微成分分析的新的预报方法。最后,对综合考虑横摇和纵摇2种运动的着船预报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7.
为了弥补ZPW-2000移频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动态检测盲区,通过实践验证并总结了利用机车信号数据分析站内侧线股道补偿电容工作状态的方法,从技术方法上解决了利用机车信号数据分析来弥补站内侧线股道处于动态检测死角问题,为分析ZPW-2000移频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工作状态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8.
针对一起典型CTC与列控中心系统通信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过程,提示了在系统设计和维护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喇叭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基本声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测试,建立并执行统一、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是检测和评价喇叭品质的先决条件,是喇叭产品设计开发、合格检测及调试的基础,不同的试验方法,会给喇叭单品或装车性能的检测带来不同的结果,会给摩托车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杨安杰 《天津汽车》2009,(10):12-14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增长幅度令世界瞩目。文章介绍了中国和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并对中日两国汽车工业在汽车密度、汽车保有量及千人汽车拥有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虽然我国与日本相比相差甚远,但我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汽车产销量在未来的3~5年内会跃居世界首位,成为汽车工业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