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174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公共交通定价与最优政府补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公共交通定价与政府补偿机制,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正外部性和次优理论3个潜在经济机理,建立了3个定价与补偿优化模型,并以西安公交为例进行了公共交通定价与补偿模型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边际成本定价与补偿模型,社会福利最佳且最为实用;基于正外部性的供求平衡定价与补偿模型,企业福利最佳;基于次优理论的Ramsey定价与补偿模型,在原理诠释方面最佳;补偿模型测算2009年西安公交的政府补偿金额为9.78亿元,符合现实需求,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82.
可变收费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方式。根据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模型,可设定可变收费方案。对设定的可变收费方案从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交通安全及通行费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各自的评价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论丈最后结合实例,应用确定的可变收费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最优可变收费方案.  相似文献   
183.
罗兆广 《城市交通》2009,7(6):33-38,27
针对新加坡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新加坡减少汽车使用量和增加公共交通使用量的一体化交通政策,以及限制车辆拥有和管理道路使用的交通需求管理框架。重点分析了两个典型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限制区域执照系统和公路收费系统,探讨了两个系统的目标、运作、实施效果,并将其与其他城市的公路收费系统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以需求管理为导向的一体化交通政策有效地解决了新加坡交通拥堵问题,对新加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4.
拥挤道路收费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提倡。基于用户剩余的拥挤道路收费问题,建立双层规划模型,设计求解双层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模型能有效解决复杂的拥挤定价问题,遗传算法收敛较快,容易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5.
从经济学和交通工程学等方面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拥挤收费的原因、收费标准和收费目的。通过各方面理论分析,说明拥挤收费是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6.
����ʱ���ֵ���㼰Ӧ���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出行时间价值计算方法无法考虑出行者主观因素对出行时间价值判断的影响以及出行时间的利用效率问题。本文综合应用生产法、收入法及非集计Probit模型,引入节省时间利用系数,建立了出行时间价值计算综合模型,对传统方法做出改进;应用已建时间价值计算模型及佛山市南海区出行调查数据计算出行者的广义出行费用,进而建立了出行频率预测Logistic模型;根据出行频率预测及敏感性分析对南海区实施拥挤收费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出行者主观因素对其时间价值判断的影响,解决时间价值利用率问题,并且提高时间价值计算的准确率。已建方法可为出行行为分析、预测和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7.
针对城市公交系统客流空间分布和线网运力配置不均衡问题,提出公交线路间差异化定价策略,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需求分布. 针对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票制模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利用基于Logit 的线路间客流分配方法,并以总社会成本最低为目标,以满足输送能力和收费额度等为约束,建立了固定需求下的城市公交线网的差异化票价策略优化模型. 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综合优化各线路的票价水平和发车频率. 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到典型公交线网上,算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在较低的收费额度下即可实现较为明显的网络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8.
收费是降低交通均衡效率损失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对收费情形下多用户类弹性 需求交通均衡分配的效率损失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该类交通均衡分配在两类不同出行决策 准则下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然后,通过解析推导法分别界定了其在不同出行决策准则下的效率 损失上界,并探讨了它们与网络参数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两类效率损失 上界都与路段出行时间函数、路段收费向量、出行者的出行时间价值系数、用户均衡时社会总 收益与社会总剩余之比相关;费用度量出行决策准则下的效率损失上界还与系统最优时的社 会总收益与均衡时社会总剩余之比有关.  相似文献   
189.
190.
Congestion pricing schemes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derived based on analyt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ravel demand and traffic flows, such as in bottleneck models. A major limitation of these models, especially when applied to urban networks, is the inconsistency with traffic dynamics and related phenomena such as hysteresis and the capacity drop.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derive time-varying tolling schemes us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twork Fundamental Diagram (NFD). The adopted method is based on marginal cost pricing, while it also enables to account realistically for the dynamics of large and heterogeneous traffic networks. We derive two alternative cordon tolls using network-aggregated traffic flow conditions: a step toll that neglec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by simply associating the marginal costs of any decrease in production within the NFD to the surplus of traffic; and a step toll that explicitly accounts for how network performance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spatial variance in a 3D-NFD. This pricing framework is implemented in the agent-based simulation model MATSim and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the city of Zurich. The tolling schemes are compared with a uniform toll, and they highlight how the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may compromis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don to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