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894篇
综合类   700篇
水路运输   379篇
铁路运输   419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雷飞亚 《隧道建设》2019,39(Z1):245-256
为研究寒区隧道围岩在持续低温作用或冻融循环作用过程中,考虑岩体相变过程中多相体各组分变化引起的岩石热学参数差异对围岩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已有岩体未冻水含量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导不同孔隙率下岩体的热学参数计算公式。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考虑相变过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考虑潜热时不同孔隙率下围岩冻结缘的空间形态变化规律,及相变过程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饱和岩体孔隙率越高,对岩体整体热学参数影响越大; 2)低温持续作用围岩时,冻结缘向围岩深处移动并不断变宽,其宽度与其深度呈线性关系; 3)饱和围岩孔隙率对冻结缘移动速度影响较大,但对其宽度基本无影响; 4)由于相变潜热,岩体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围岩温度时程曲线出现不对称阶梯状形态,且其阶梯形状宽度与围岩孔隙率呈正相关; 5)冻融循环过程中,升温及降温过程中冻结缘临近岩体温度梯度存在差异引起的传热效率不同直接导致升温、降温时程曲线的不对称性特征出现; 6)沿硐室围岩径向向外,各处围岩体的温度时程函数与加载的温度函数存在着振幅衰减和相位滞后的现象,且岩体孔隙率越高该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82.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根据混凝土水化热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监控系统—混凝土温度测试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水化热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对凝固过程进行全程检测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工况对半径250 m曲线无缝线路临界轨温的影响,合理确定半径250m曲线作业轨温范围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结合现场养护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设备整修方法,从钢轨选用及修理、轨枕选用、道床修理等方面提出半径250 m曲线稳定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
张海波  高勇 《船电技术》2019,39(5):42-45
系统性能指标是实现燃料电池工程化应用的瓶颈之一,系统搭建和调试过程中,空气与燃料温湿度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对系统控制策略和辅机搭配方案的制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实验与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研究15 kW燃料电池电堆在增湿温度分别为60℃、70℃和80℃条件下分别进行氢空单侧增湿、双侧增湿和不增湿时的输出功率、发电效率和单电池电压一致性。其中输出功率采用测试台直接测量、发电效率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电压一致性则通过巡检记录和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表明70℃时各增湿方案下优于其他温度同等湿度条件下的电堆性能,有增湿条件明显优于无增湿方案电堆性能,而双侧增湿和氢空单侧增湿对电堆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5.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Q235钢与304不锈钢平板对接焊在不同预拉伸应力作用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呈现非对称式分布,纵向残余应力的峰值均出现在304不锈钢一侧且高于其屈服强度。预置纵向拉伸应力能显著降低纵向焊接残余应力,而且当预置拉伸应力越大时(低于屈服强度),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越明显。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其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6.
由于现代多样的电子控制技术和电子控制理论的迅猛发展,高精度的机械在各类工业控制系统、生产线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以单片机为核心实现的数字控制器,因其体积小、简便易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将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核心,通过温度传感器、单片机等软件系统图,并利用软件编程,从而达到实现水温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通过在河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采用摊铺机直接摊铺作业和采用转运—摊铺工艺(转运车-摊铺机联合施工)作业的试验路面效果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转运—摊铺施工工艺是消除温度离析、减轻骨料离析、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8.
为解决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受紫外光老化影响问题,利用紫外老化环境箱和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老化时间和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卉l】(GW一944)对沥青高温动态力学性能、低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紫外光降低了沥青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改善了抗车辙性能,且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加剧;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剂(GW-944)能较好地对SBS改性沥青进行抗老化性能改善,且对其性能改善存在合适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为0.5%,而对基质沥青性能改善并不适用。研究成果为沥青路面有效防治紫外光老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9.
桩-土作用在大型旅客站房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对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布弹簧模型对旅客站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固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旅客站房基础设计考虑桩-土作用的合理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90.
考虑轨道与桥梁相互作用特点,建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空间力学模型,分析桥梁温度跨度对纵连底座板制动力和伸缩力的影响,根据不同桥梁温度跨度下的纵向力,按极限状态法对纵连底座板进行配筋设计。结果表明:当桥梁温度跨度小于482 m时,纵连底座板最大制动力随着温度跨度增加迅速增大,温度跨度超过482 m后纵连底座板的最大制动力趋于稳定;纵连底座板最大伸缩力随着桥梁温度跨度线性增大;纵连底座板配筋率增幅小于桥梁温度跨度的增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