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0篇 |
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12篇 |
综合类 | 283篇 |
水路运输 | 325篇 |
铁路运输 | 97篇 |
综合运输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达到欧洲Ⅵ排放法规的新一代车用重载柴油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括介绍了2013年将在欧盟实施的车用重载柴油机欧洲Ⅵ排放法规;讨论研发新一代高性能、低燃油消耗、长寿命、达到欧洲Ⅵ排放法规的车用重载柴油机时,在机械开发、燃烧系统、喷油设备、增压和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排气后处理系统等方面可以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862.
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甲醇、异辛烷和正庚烷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对甲醇、异辛烷、正庚烷及其构成的混合燃料的滞燃期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表明:温度对滞燃期的影响最大,异辛烷和正庚烷燃烧有着明显的负温度系数现象,而甲醇燃烧则没有这一特征;对于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当初始温度小于1000 K时,混合燃料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延长,当初始温度大于1000 K时,混合燃料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燃料滞燃期的负温度系数特性明显减弱,当甲醇摩尔分数大于85%时,混合燃料滞燃期的负温度系数现象消失;压力对滞燃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不同的初始温度下,压力对异辛烷和正庚烷滞燃期的影响程度不同;当量比对甲醇、异辛烷和正庚烷的影响特性不同,甲醇的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缩短,当初始温度小于1200 K时,异辛烷和正庚烷的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缩短,当初始温度大于1200 K时,其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延长。根据滞燃期的计算值,对滞燃期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可以准确计算异辛烷和正庚烷不同当量比燃烧时的滞燃期公式和可以计算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63.
864.
高强化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喷油参数匹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双卷流燃烧系统的单缸柴油机进行了强化燃烧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喷雾锥角燃烧特性试验和相同负荷下不同转速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发现,柴油机喷雾锥角的合理设计对燃烧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提高转速是提高柴油机强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但是转速提高会带来排温升高及燃油经济性恶化等问题。通过调节喷油定时可以在提高发动机转速时使排温及燃油经济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采用双卷流燃烧系统并配以合适的喷油参数(喷雾锥角、喷油定时)可以达到提高柴油机强化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5.
城市客车起步停车换挡频繁,燃油消耗量大,而传动系参数的合理匹配与燃油经济性的好坏有密切联系,以四工况燃油消耗量和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加权建立目标函数,由最大似然法计算加权系数,对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并用该法对某样车进行了优化,经济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6.
867.
868.
869.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FCBUS)驱动系统参数的选择主要考虑整车动力性要求,同时要兼顾其效率和整车经济性。通过整车动力性指标对应的车辆功率需求分析和对典型循环工况对应的车辆功率谱分析,给出了驱动电机峰值功率、额定功率、额定转矩和额定转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70.
S. Kim J. M. Nouri Y. Yan C. Arcouman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09,10(3):277-284
The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 6-hole injector were examined in a single cylinder optical direct injection spark ignition
engine. The effects of injection timing, in-cylinder charge motion, fuel injection pressure, and coolant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2-dimensional Mie scattering technique.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in-cylinder charge motion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uel spray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induction stroke while injection timing had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at high injection pressures during the compression stroke to prevent spray impingement on the pist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