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111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216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定义新的矩阵运算方法,采用可逆实对称矩阵变换,将微分方程中的中心-焦点型齐四次系统化简,使之最多含有9个参数,这种矩阵方法方便实用,它将某种二元多项式系统用矩阵系统表示,使系统易于进行线性变换,为计算该系统的焦点量上界问题做准备。  相似文献   
82.
以主枢纽城市交通信息港的建设为背景,从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网络方案、平台的总体构架、平台的实现和平台安全四个平台建设的主要方面提出交通信息港中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从而能够在交通信息网络互联,共同提供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交通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享,真正体现交通信息互连和共享的信息化特征.  相似文献   
83.
区域物流中心规划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些城市陆续制订了物流发展规划,但由于规划方法的不成熟,使得规划真正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与物流的实际动作尚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区域物流规划对物流中心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提高区域物流中心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4.
基于船联网的江苏水运一体化数据中心架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江苏水运信息化现状,结合水运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在比较分析不同数据中心架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现状和满足未来发展的一主两分数据中心架构。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建立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型,开发从原有业务系统获取信息资源的数据接口,并提供数据分发服务,实现江苏水路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水运智能化的航运信息服务体系提供数据支撑,为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智能化内河水路交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区域化的进程加快,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介于城市地铁和干线铁路之间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市域范围内中、长距离的出行需求。其服务半径大、运行速度快、服务水平高等特点,可加强中心城区各区域以及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3号线市域快线为例,在分析其线路特点、客流特点和速度目标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站间距和平面线形两个影响中心城区速度目标的因素,通过加减站分析、平面线形优化分析以及越行站分析,对穿越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线站位进行研究,总结穿越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线站位研究过程中应力求考虑的层面,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机场轨道交通车站的分析,阐述了轨道交通接入机场航站区的线路布局类型,提出了各种机场地面交通中心与航站楼衔接的平面布局模式,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7.
针对当前网络化进程中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升级改造带来的功能分配、子系统分布重定位等问题,指出功能软件灵活部署的关键在于可方便地获取支撑软件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提出AFC系统可配置数据/服务交换平台的概念。通过对AFC系统数据传输需求的分析,确定可配置数据/服务交换平台所需具备的功能,并基于此对平台的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并将该平台应用于南京地铁AFC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对时钟同步的要求和网络时间协议(NTP).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的实际应用案例,重点对中心级和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的时钟同步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际应用表明:在中心级综合监控系统中,冗余时钟源对时方案优于单时钟源对时方案;在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中,相对于独立时钟源方案,共享时钟源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NTP的时间同步方法为综合监控系统提供了统一、高效、精准的时钟,经北京地铁5号线多年运用,实证其为运营的可靠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9.
北京地铁7号线大郊亭站附属结构中3、4号出入口通道因下穿广渠路,采用暗挖法施工.其施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介绍了出入口通道暗挖中的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上台阶环形开挖、CRD(交叉中隔壁法)及CD(中隔壁法)工法等施工技术.该工程总结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措施,同时对富水软弱地层,以及平顶、直墙、断面结构变化多及围岩级别低等条件下的暗挖通道施工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环境条件下地铁通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随着城市高速轨道交通(120 km/h以上)的建设,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ac、802.11n)组建车地宽度网络已很难满足列车高速、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EUHT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推广为车地宽带网络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对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EUHT的系统结构、技术要求、EBU布点、信号切换、网络同步、设施安装、业务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的应用成果表明EUHT可实现120 km/h速度下单列车30路高清视频图像实时上传,动态带宽达到300 Mb/s,为保障列车安全提供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160 km/h以上的地铁车地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