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62篇
综合类   85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20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针对铰接式轻轨车辆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其称重调簧前期工艺的研究提出了铰接车辆称重设备的适应性改造方案,并结合一般城轨车辆的称重调簧经验,研究分析铰接式车辆的实际调簧过程,提出了铰接车辆称重调簧的工艺过程及具体的调簧方法。经实验验证,该工艺方法操作便利、简捷易行,极大地提高了铰接车辆的称重调簧效率。  相似文献   
512.
文章阐述国内外机车增黏原理及采用的增黏方式,分析轮轨增加增黏颗粒的影响,从保护机车车轮和钢轨的角度提出大轴重机车轮轨增黏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13.
金哲铭 《铁道车辆》2012,50(7):33-34,6
分析了CRH3系列动车组轴温传感器的故障原因,提出了快速加装便携无线轴温监测系统的方案,以确保动车组安全、正点运行。  相似文献   
514.
机加工工艺对轮轴疲劳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轴是铁路车辆走行部分的关键部件之一,机加工是轮轴的最后加工阶段,其加工工艺的优劣间接影响到轮轴的机械性能和疲劳寿命。文章在分析影响轮轴疲劳寿命的主要机加工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手段研究机加工残余应力对车轴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残余应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15.
在单线长大区间增设线路所是提高单线运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单线计轴无人线路所信号设备构成、电路设计、所需技术条件等做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516.
提出了适用于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的山区米轨铁路的3B0轴式机车走行部的两种设计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的结构以及直线、曲线通过性能作了分析和比较。认为这两种方案的转向架都能通过最小半径为62 m的曲线,但方案二的结构性能及曲线通过性能都要优于方案一。  相似文献   
517.
论述了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系统与计算机联锁设备结合的技术方案。从系统结合原理、设计原则、联锁处理逻辑、电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操作界面设置等方面阐述结合方案的构成。  相似文献   
518.
轨底坡作为道岔的主要参数,直接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结合30 t轴重重载道岔研究需要,对轨底坡进行系统研究。针对重载线路道岔鱼鳞纹、掉块、肥边等病害,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25 t轴重货车通过不同轨底坡道岔时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轨底坡增加,横向轮轨力、接触应力和安全指标,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期观测结果显示,采用1∶20轨道坡的试验道岔,导曲线钢轨光带居中,未见伤损。  相似文献   
519.
介绍白羊墅南货场的基本情况,说明在该站采用计轴系统作为唯一轨道电路检查设备的必要性。阐述JWJ-C计轴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技术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重点论述系统在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设计,并简要介绍全站计轴轨道电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20.
论述了铁路架桥机的使用特点,并以TJ165型铁路架桥机组主机用NJ3型平车及辅机用NJ4型平车为例,介绍了该车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过轨运输工况和施工作业工况下的轴重计算及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轴重提高后架桥机组用平车新的方案设想,对改善车辆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过轨运输速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