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84篇
公路运输   622篇
综合类   169篇
水路运输   234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Strong efforts are spent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for the creation of so called Driving Cycles (DCs). Vehicle DC development has been a topic under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hirty years, since it is a key activity both from an authority and from an industrial research point of view. Considering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their diffusion on certain contexts (e.g. city centers), the demand for tailored cycles arises. A proposal for driving data analysis and synthesis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the review and the selection of known literature experiences, having as a goal the application on a EVs focused case study. The measurement campaign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city of Florence, which includes limited traffic areas accessible to EVs. A fleet of EVs has been monitored through a non-invasive data logging system. After data acquisition, time-speed data series have been processed for filtering and grouping. The main product of the activity is a set of DCs obtained by pseudo-randomized selection of original data. The similarity of synthetic DCs to acquired data has been verified through the validation of cycle parameters. Finally, the new DCs and a selection of existing ones are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kinematic parameters and expecte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method followed for the creation of DC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 software package. It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cycles and, under certain boundary conditions, to get a filtered access to the measured data and provide integration within simulat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02.
503.
介绍西门子AzS(M)350 M型微机计轴设备与传统的轨道电路相比在完成铁路区段空闲、占用检查功能方面的优势和这种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04.
本文探讨了汽车夜间行驶中对向会车时,大灯远光产生的灯光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并且基于该问题研究了大灯远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505.
通过采用Holland法计算轴心轨迹并首次提出应用有限元方法精确计算轴瓦壁面油膜压力,确定轴瓦的损伤原因,利用有限元法对几种改进的轴瓦状态进行研究,为该型机连杆轴瓦的合理使用及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6.
架悬机车驱动装置悬挂参数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完整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架悬式机车驱动装置悬挂的纵向、横向刚度对其振动加速度和机车平稳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0 kN.m-1数量级选择纵、横向刚度,可以显著改善机车的横向性能和电动机工作条件,有效降低横向轮轨力,还可以提高机车的稳定性。认为采用摆杆悬挂是实现弹性架悬的重要结构方式。提出了等效刚度的概念,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等效刚度下,传统架悬模型和弹性架悬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507.
赵元根 《隧道建设》2006,26(2):71-73
系统介绍了中江人民渠引水隧道第2合同段二次衬砌混凝土运送方案,该方案主要利用小竖井投送混凝土解决了带有斜井的小断面隧道混凝土运送难题。同时阐述了混凝土运送方案的确定、实施过程以及方案实施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508.
金键  杜文 《中国铁道科学》2003,24(3):137-139
驾驶疲劳表现特征是多维度、多侧面。本文重点研究驾驶疲劳的致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驾驶疲劳的形成过程、规律及机理;驾驶疲劳失衡性测试与评价,驾驶疲劳馈选模式,驾驶疲劳效应分析;驾驶疲劳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多角度、深层次地研究驾驶行为,进而分析导致驾驶疲劳的各种直接、间接因素,建立了诸因素单独作用及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2 研究驾驶疲劳形成过程,采用传递函数将其量化、简约化、模式化,依据自控理论将驾驶疲劳模型化为惯性环节及比例微分环节的合成。所建模型表明驾驶疲劳具有二阶系统的一般特性。3 对多种疲劳…  相似文献   
509.
阐述了锻制高锰钢D·Mn13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等优良特性,并介绍了D·Mn13销、套在电力机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10.
符合法铁标准的抗侧滚扭杆轴的工艺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地铁公司从ALSTOM引进的一种抗侧滚扭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扭杆轴主要技术要求,重点介绍了扭杆轴在国产化过程中的工艺实现。该部件完全满足ALSTOM技术规范和法铁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