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利用末端淬火试验测量了E级钢及添加Mo、V、Nb等E级钢的淬透性,并分析了其组织,测量了微调Mo对E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级钢的淬透性不高,淬透深度浅,但有较强的贝氏体形成能力;在E级钢成分基础上成分微调对淬透性和组织均有影响,微增调Mo元素可提高钢形成贝氏体的能力,而V和Nb元素对淬透性影响不大,但可以使钢中组织细化,硬度升高.钢中增加Mo元素,可提高钢的抗回火性,在600℃以上回火仍保持较高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02.
针对E36高强度钢,通过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的变化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若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接过程过大的热输入会造成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的变化,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偏析,从而极大降低了接头的冲击性能,导致冲击值极低,而抗拉强度和弯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在损伤等效和失效模式相同的前提下,应用疲劳分析软件 Glyphworks,对从试验场采集的汽车排气系统道路载荷谱进行编辑。得到预计试验时间和保留不同损伤量的台架试验加速载荷谱编辑结果,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耐久试验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再现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平台化技术设计了CKD6E6000机车,介绍CKD6E6000型混合动力调车机车设计及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机车在不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试验及运用结果表明,机车牵引性能满足要求,工作环境友好,节油、减排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根据BS7448断裂韧度试验标准,对常用的E43厚钢板进行了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断裂韧度试验,分别测试了在20℃室温条件下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的CTOD数值,测试验结果表明: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的CTOD特征值均大于允许值,工程结构断裂韧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6.
107.
网络、虚拟现实和数据库技术在海船船员实操训练与评估过程中的应用是轮机模拟器发展的热点之一.采用PIMS组态软件搭建具有交互功能主机及其组成系统的场景界面,运用PLC技术设计集控台等物理仿真平台主动力装置的操控逻辑,利用以太网技术建立组态场景与PLC物理平台之间的通信联系,完成软、硬操相结合,以软操为主,具有主机操控训练与故障分析功能仿真模拟器的开发与应用.该模拟器满足评估大纲的要求,经海事主管机关测试,培训机构使用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丰田车系的自动变速器大同小异,本文在A43D和A46DE自动变速器油路的基础上介绍A140E、A340E自动变速器的油路,列出其执行元件动作表以及各档位动力传动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有限元法对某款125mL骑式车尾部改进前后的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改进后车架尾部应力集中位置由改进前的3个应力集中点减少为2个应力集中点,所承受的应力值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均有大幅度下降,说明优化后的车架尾部强度较优化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的重载快捷发展目标,以双层集装箱车辆作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手段进行了3E轴构架转向架100~135 km/h动力学性能分析.6轴双层集装箱车辆刚柔耦合分析表明:空载承载鞍滑动现象和重载中轴轮对稳定性将是其高速运营的主要性能问题.因而,确保空载轮对定位刚度、确保重载中轴轮对轮轨关系稳定和降低车体结构耦合振动响应水平应作为3轴构架转向架的通用动力学要求.为此,提出了如下三项技术对策:①1、3轴承载鞍应以45°倒面作为承载摩擦面,满足摩擦系数μe≥0.42,而中轴小承载鞍则以磨耗板进行减磨处理μ〈0.2;②以中轴轮对车轮轮缘减薄9 mm的LM修正踏面优化来提高轮轨匹配的等效锥度控制中轴轮对横移,进而降低转向架蛇行运动程度;③中轴轴箱增设斜楔摩擦减振以降低落下孔车体中部结构振动耦合响应.与原设计对比,该技术对策可以使车辆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