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43篇 |
免费 | 156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027篇 |
综合类 | 4688篇 |
水路运输 | 5355篇 |
铁路运输 | 6425篇 |
综合运输 | 5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7篇 |
2024年 | 420篇 |
2023年 | 401篇 |
2022年 | 601篇 |
2021年 | 873篇 |
2020年 | 829篇 |
2019年 | 579篇 |
2018年 | 461篇 |
2017年 | 557篇 |
2016年 | 624篇 |
2015年 | 747篇 |
2014年 | 1392篇 |
2013年 | 929篇 |
2012年 | 1682篇 |
2011年 | 1745篇 |
2010年 | 1170篇 |
2009年 | 1209篇 |
2008年 | 1132篇 |
2007年 | 1674篇 |
2006年 | 1448篇 |
2005年 | 920篇 |
2004年 | 652篇 |
2003年 | 411篇 |
2002年 | 280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江坤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4,(3):20-21,8
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在ATP车载系统中的应用,在系统的仿真和调试过程中,事实证明,本系统采用的CAN通信网络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满足了系统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25.
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交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振动系统,较全面地考虑风桥间的流固耦合作用、车桥间的固体接触耦合作用、风对车的空间脉动作用及整个系统的时变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自由振动信号,提出一种颤振导数识别的新方法———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WELS),以识别桥道断面的颤振导数。为考虑斜拉桥桥塔风效应,根据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形式特点,结合脉动风的相关特性,提出一种简化的大跨度斜拉桥三维脉动风场模拟方法。该方法将实际面状的三维相关脉动风速场简化为多个沿桥塔及主梁线状分布的独立一维脉动风速场,从而大… 相似文献
26.
地铁牵引系统主要由牵引逆变器提供动力,牵引功率模块是其中的核心主电路部分。介绍了一种地铁牵引系统功率模块测试系统设计思路及参数计算,给出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通过静态脉冲测试和动态脉冲测试可以看出,设计的测试系统可较为精确地测量到地铁牵引逆变器功率模块每个桥的桥臂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且其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接近。该测试系统较为适合现场测试和验证功率模块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7.
吴晓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8):86-89
为保证地铁运营服务和行车安全,防淹门系统必须通过单体调试和综合联调以验证其控制功能、监控功能的实现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单体调试从水位信号、门体信号、锁定装置信号、门体控制等方面进行测试,综合联调验证防淹门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信号系统的接口功能。介绍了防淹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单体调试和综合联调的技术内容及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质量安全测评工作,一般采用基于质量成本的评估方法。目前,已有的质量成本评估方法主要关注点在于追求降低测试质量成本,却忽略了项目对时效性的需求。引入时效维度,建立基于时效因子的测试质量成本评估模型,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测试过程评估。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寻找到的最优解表明,在满足时效性的条件下,可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测试质量成本,为测试过程的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谢树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0):81-85
2016年是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关键的一年,根据工程总体部署,结合信号系统施工调试进度计划安排,对前置工程和当前工程进展情况及计划进行全面分析,对2016年信号系统工程进度计划和目标节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以确保总工期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30.
合理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备系统,不仅能提高换乘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而且能有效避免设备系统重复投资。介绍了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的内容;对换乘站换乘类型、运营管理模式及建设时序等影响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种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总体方案,并从可靠性、经济性、运营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对相关系统的各具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醒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