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煤系地层区修建隧道时对瓦斯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且瓦斯涌出又具有随机性、分布不均匀性的特点,因此该类瓦斯隧道的瓦斯灾害危害性更大,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文章通过对我国已有大量瓦斯隧道的研究,总结出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一是构造连通型,根据不同的构造类型,又可分为裂隙连通型、断层连通型与褶皱连通型;二是围岩变质型;三是复合型。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灌注桩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避免产生缺陷及处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针对成自泸高速公路重点叙述了须家河组地层的地层特征,归纳了容易发生在须家河组近水平软硬相间地层中的斜坡破坏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破坏发生原因及其对工程的危害性和工程应对策略。通过工程实例具体说明在该类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选线和工程治理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64.
介绍车辆限速装置的类型及其在车辆中的使用;阐述车辆限速标准要求,并通过对某客车分别进行发动机ECU指令控制的限速试验和机械式限速器控制的限速试验;对比分析两者的性能,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5.
列车临时限速技术的目标是替代目前在铁路限速区段安置的临时限速牌。限速牌需要由机车驾驶员目测,车速过快或驾驶员疲劳容易错过限速信息。本课题研究通过无线电数传技术来传播信息,有专用的设备作为接收报警装置,能将限速信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机车驾驶员,其数据保存和数据统计功能对事后的故障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从结构变形、压屈稳定性、风动稳定性等角度探讨了当前材料水平和施工水平下全自锚斜拉桥结构体系的极限跨径。研究表明:控制斜拉桥设计的工况首先是横向极限静阵风作用,其次才是活载作用,设计中首先要解决主梁的侧向刚度问题;当前条件下建设一座主跨1 500 m左右的自锚式斜拉桥是初步可行的。通过极限跨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增大斜拉桥跨径的技术措施,可供超大跨度斜拉桥概念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7.
船舶航行中,经常会出现追越局面.长江江苏段航道条件比开阔水域航道条件复杂,海事部门对追越作了严格规定.介绍了在追越受限前提下的长江江苏段航行船舶的追越模型,可为航行船舶提前计算追越时间、距离,避免违章追越,减少追越时产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以海洋港口为例,综合港口建设的主要生态影响,指出目前规划环评生态影响分析方法的不足,探讨了基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影响分析方法和思路,为定量评价港口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长沙磁浮快线低置结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轨道梁结构和路基工程两方面内容,其中轨道梁的梁型、防错台构造、垫层以及路基工程的路基面宽度、基床厚度、线间排水等关键技术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技术缺陷、设计偏于保守、工程投资偏高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及结论为:(1)低置结构轨道梁宜采用U形梁,轨道梁节间伸缩缝处宜采用传力杆防错台措施,轨道梁基底宜设置碎石垫层,施工时可掺5%水泥填筑;(2)路肩宽度一般取为1.5 m,当两侧路肩有信号灯等站后设备时,可局部加宽路基面;(3)路基基床厚度可采用1.8 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为0.3 m,基床底层厚度为1.5 m;(4)线间汇水宜利用轨道梁上部梁体的节间缝进行排水,同时线间回填层顶面应做好防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70.
结合重庆跨坐式独轨交通2号线运营经验,论述了跨坐式独轨交通系统的特点.从运能、道岔技术及成本、车辆国产化、运营成本及耗电量等方面对跨坐式独轨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局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