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铁路推进5G业务应用已势在必行。根据普速铁路5G应用业务需求、网络特性,分析既有普速铁路5G建设项目的特点,研究5G公网专用设计方案。介绍公网专用5G网络与铁路系统的接口,配套承载网的设计,工程建设管理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地铁列车车载数据自动转储的需求,研发一种基于5G通信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通过在列车上安装一块5G通信板,采用高效数据传输策略,将列车数据自动转储到地面数据服务器,在智能运维系统的终端上进行数据分析,以提升地铁列车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站台门系统的可维修性、降低故障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设计以4G网络为载体、诊断维护服务器为核心、信息安全传输为关键的网络架构,实现对地铁站台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监视、故障诊断和维护,满足跨区域异地监控站台门系统各功能的运行状态.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维护管理与决策,同时根据故障数据,诊断出故障原因,并生成指导性维修预案,...  相似文献   
104.
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方法(多步滚动预测)和基于智能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对策;其次,介绍了基坑施工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案例。经过应用实践,认为智能方法的优点是: 对于结构变形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隆起,智能方法所得的预测值(3~5 d)与其相应实测值的精度偏差一般为5%~10%;不只是可以了解到当天已发生的信息,还可预见3~5 d将要发生的变形位移和沉降/隆起等的预测定量值;在施工变形达到超限阈值前,采用智能模糊逻辑控制法则作处理,通过调整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即可使后续变形始终处于允许的限值之内,而无需附加额外的巨大花费,节约造价,节省工期,还可实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在探讨地铁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开发了盾构掘进施工中工程周边地表沉降/隆起变形的多媒体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程序软件,研制了盾构掘进施工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目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市沿江通道盾构施工中进行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最后,对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实体退化单元, 对钢筋混凝土(RC) 梁和混杂碳/玻璃(C/G) 纤维布采用分层壳元模型, 对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元模型, 模拟了混杂C/G纤维布的预应力作用, 建立了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加固RC梁的非线性层壳组合单元模型, 采用弥散裂缝模式、Ottosen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描述了加固梁的开裂、屈服和压碎的材料非线性效应, 分析了破坏全过程中加固梁挠度变化规律、刚度折减规律、极限承载力与混杂C/G纤维布应力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 非线性层壳组合单元分析方法可靠, 加固梁的特征荷载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 且非线性层壳组合单元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数值稳定性; 在加固梁达到开裂荷载前, 混杂C/G纤维布的应力重分布系数变化较小, 开裂荷载时为1.3, 其后应力重分布系数逐渐增大, 屈服荷载时为4.1, 极限荷载时为14.8;采用普通C/G纤维布加固时, 纤维布高强性能未充分发挥, 利用率约为83%, 采用预应力C/G纤维布能改善梁的结构体系, 能使得材料充分发挥作用, 利用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06.
为实现无线重联模式下SS4G与SS4B电力机车的混编,以朔黄铁路SS4G和SS4B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从朔黄铁路的特殊地形及运营现状、机车技术参数及控制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在无线重联模式下SS4G与SS4B电力机车特性控制一致性设计的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混编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差分跳频图案性能检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分跳频是一种新的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它主要归结于一种G函数算法。本文在介绍差分跳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差分跳频的频率跳变过程建模成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了G函数的功能,重点讨论了差分跳频图案性能的检验方法;将常规跳频图案的一维均匀性检验进行了扩充,同时建议采用不可约性、频隙滞留检验,其中频隙滞留是本文提出应用于差分跳频图案性能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8.
对我国3G时代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接触网全参数远程智能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提出了以激光无损测量、3G无线网络为关键技术支撑,并以嵌入式系统为软硬件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接触网各项参数的精确测量,视频数据实时传输,远程信息互动等功能。为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参数的智能测量和远程数据传输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城市轨道交通引入通用移动通信3G/4G信号是大势所趋。为此,探讨了地铁线路引入通用3G/4G信号后可能会造成信号干扰等问题,并对广州地铁现有通信设备进行了干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建议,以避免移动通信信号对地铁运行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