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299篇
综合类   455篇
水路运输   319篇
铁路运输   326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塑料排水板水下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温州乐清湾软弱地基水下排水板的施工工艺,详细论述了船机设备的选择、施工及质量控制、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等,排水板施工进度和质虽满足工程要求,为类似软基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2.
苏保卫 《电气化铁道》2010,21(1):9-11,14
GIS开关柜是将一座变电所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GIS采用的是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都非常强的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变电所安装调试,阐述了GIS的安装流程、关键工序、安全要点、现场试验项目及方法,为GIS安装、试验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3.
为保证自动闭塞区段行车安全,阐述了应用GPS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指出了自闭区段技术设备存在的缺陷和应用GPS监测轨道状态,实现列车定位的优势。秦沈客运专线和青藏铁路的应用实践,证明GPS不仅能确保行车安全,而且使用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74.
便携式轨道测试仪是检测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有效手段,测速模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轨道测试仪的测速方法在使用中存在定位不准等缺陷,为此研究了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新型轨道测试仪。本文论述了系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及应用GPS的关键技术和实验分析。新系统可以提高轨道测试仪的故障点定位精度,更快、更准地找到故障点,提高了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975.
GPS高程在杭州湾大桥高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测区高程异常值数据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过渡曲面高程拟合法,并制定出海中GPS高程的施测方案,使海中GPS高程的精度满足控制桥墩承台面高程的要求,为跨海工程GPS高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6.
简要介绍了差分GPS原理和调车监控过程;阐述了利用GPS进行调车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GPS调车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论述了GPS调车监控车载系统的软件设计,其中特别强调了设计过程中如何利用线路元素将调车系统的监控功能、电子地图的实时显示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节省系统的存储空间;同时,对调车过程中的勾计划实现、十五三模式控制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77.
时空本体研究及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薇  黄厚宽  秦勇 《铁道学报》2005,27(4):119-124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时空关系特性,基于细胞自动机建模理论提出了面向地理信息系统的时空本体和时空语义粒度方法,探讨了基于本体和语义的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的结构,并在铁路地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中初步实现了铁路客运GIS时空本体的建立和浏览,采用双方向综合方法获得了本体的共享与重用。  相似文献   
978.
为解决对海微波通信系统中岸站定向天线无法实时对准海上移动站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定位信息的天线伺服系统。系统采用基于AD2S83AP的轴角转换电路实现对天线转向的精确控制,稳定度高,通用性好,具备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该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79.
    
Shipping traffic poses a worldwide threat to many large whale species. Spatially explicit risk assessment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as a tool to minimize ship-strike risk. These assessments often use static representations of shipping patterns. We u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data to quantify variability in cargo shipping traffic entering and exiting San Francisco Bay, which contains some of the busiest 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ree temporal resolutions: (1)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s Ocean-Going Vessels Fuel Rule, (2) among seasons, and (3) day versus night. We used the nonparametric Mood's Median test to compare median daily distance traveled because the data were not normally distributed and the variance was not homogeneous. Our analyses show that shipping traffic off San Francisco is dynamic at both interannual and daily temporal resolutions, but that traffic was fairly consistent among the seasons considered. Our analys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drivers on interannual shipping traffic patterns. Shipping traffic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change off the U.S. West Coast and to increase globally. These changes in shipping traffic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risk of ships striking whales and should be included in risk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