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现浇施工分环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无支墩拱式拱架上现浇施工时,若跨度较大,拱圈一般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施工时,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的横向联合作用明显.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一个最优分环方案,可以利用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在横向的联合作用,增加横向刚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参数化绘图的技术在实现变截面箱梁普通钢筋图的自动绘制功能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ObjectARX实现参数化绘图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流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93.
为了对高速铁路跨度40 m和32 m简支箱梁建造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建立5跨40 m和32 m简支箱梁计算模型,从结构动力特性、车桥耦合动力响应两个方面,对两个计算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最后以一项工程实例为背景,从经济性角度对40 m和32 m简支箱梁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5跨40 m和32 m简支梁计算模型,40 m简支梁模型的自振频率偏低,而梁体横向加速度和梁体位移比32 m简支梁模型偏大;墩高变化对两个计算模型的梁体横向加速度和横向位移的影响规律保持一致;对于25 m左右墩高的桥梁,采用40 m简支梁进行方案设计时,工程总造价比32 m简支梁方案偏低1.2%,并且下部工程造价明显低于32 m简支梁方案,墩高越高,这一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94.
由于本公路桥具有大悬臂、截面不对称、顶推就位后浇筑横向连接段、导梁与腹板连接受力复杂、纠偏难度大等特点,为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顺利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在常规顶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顶推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采用大吨位单点顶推施工工艺,并提出一套"顶拉结合"的新型纠偏方式。实践证明,该顶推工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对该技术的总结与研究,为类似跨线桥(跨铁路、公路等)工程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95.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飞速发展,桥梁工程大幅增加,箱梁用量也随之大增,其对建设成本的影响不容小视。为合理选择箱梁的施工工艺,运用投资成本分析法对箱梁先张法和后张法造价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6.
主要介绍丹通高速公路新丰公公分离式立交桥设计方案,并介绍采用MIDAS程序计算预应力箱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基于ZigBee的货运列车轴温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ZigBee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线货运列车的轴温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机车节点和一系列车厢节点组成,车厢节点借助温度传感器采集轴温数据,杌车节点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控制命令控制车厢节点,接收车厢节点传来的轴温数据,利用液晶模块实时显示轴温数据,轴温异常时,语音报警,以此达到对列车轴温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通过USB模块将轴温数据储存在U盘中,利用上位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车轴与轴承的使用状况,为货运列车检修提供参考依据,节省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98.
以木樨园箱涵顶进工程为例,介绍了实际施工中箱涵顶进设备的设置,通过分析和计算改进了顶镐布置,克服了框架转动。使千斤顶布置更合理,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
文章介绍了广西百色华村特大桥在高墩搭设支架施工的情况下,采用索道安装挂篮运输施工材料等施工方法,为该桥梁建设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陡峭复杂的山区地形及深水区更大跨度的桥梁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