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8篇
  免费   130篇
公路运输   2714篇
综合类   768篇
水路运输   639篇
铁路运输   1393篇
综合运输   5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准高速车牵引齿轮材料接触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准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用钢20CrNi2Mo、15CrNi6经渗碳淬火及渗碳淬火+喷丸后的接触疲劳强度,并与20CrMnMo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钢材经渗碳淬火的试件,其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基本相同;渗碳淬火+喷丸试件的接触疲劳强度极约提高5%;所有试件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都是在渗碳层中产生浅层剥落,文中还讨论了渗碳化层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及喷丸强化对接触疲劳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43.
一个改进的薄板弯曲四边形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润滑条件下钢轨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三种轨钢(不同金相组织的U71Mn轨样)的接触疲劳性能。试验表明,试样表层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是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主要原因,通过热处理可提高轨钢的强度及硬度,接触疲劳强度也随之提高。作者分析了曲线地段的外轨内侧轨距角处(采用轮轨润滑方法)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原因,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提出在具有润滑条件的曲线上,钢轨以采用高强度淬火轨或合金轨为宜。  相似文献   
45.
产品推荐     
《机电设备》2005,22(6):21-23
上海东骏船务公司 DJC-R型制冷剂回收装置 DJC-R型制冷剂回收系统符合IMO MAPOL公约73,75 附则VI和美国制冷协会标准API-740,便于船方在对制冷系统维护、检修时能完全回收冷媒,并对泄漏进行监控,防止  相似文献   
46.
韩艳  夏禾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136-138
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车辆振动方程,通过桥梁子系统与车辆子系统间的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联系起来,建立可考虑多点激励与行波效应的车桥系统地震反应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及桥上车辆运行安全性进行研究,提出确保地震发生时高速列车在桥上安全运行的临界速度限值,可供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7.
本文作者通过对防风改造区段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隐患多、易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指出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柱有“之”字值但无“之”字力,其技术参数和装配形式在风力较大地区按1120—06设计是不合理的。为此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8.
黄艳 《西铁科技》2005,(1):21-22,28
本文作者简述了接触催化氧化除铁、除锰的机理和工艺,针对徐州南部地区七里沟水源处理效果不好的原因、实施措施、处理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国内除锰、除铁效果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出口澳大利亚的5单元集装箱关节车车体的主要结构,阐述了这种关节车车体主要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50.
提出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体系,即拱形单元组合抗滑桩,并总结了几种结构组合形式;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在假定抗滑桩为刚性嵌固的前提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上部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抗滑桩具有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和整体刚度,顶端位移较常规抗滑桩有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