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84篇
综合类   136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物化手段和生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在生化反应前增加混凝、气浮物化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COD的有机负荷,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生化处理阶段进水COD为150 mg/L左右的情况下,出水COD可降到50 mg/L以下,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具有COD 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2.
大连华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牛奶生产能力为18.25×104t/a,该企业一期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于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以及水处理车间反冲洗废水和员工生活污水等.处理出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3.
在催化氧化系统装置的配管设计中,管道受空间限制且介质操作温度较高,容易发生应力超限,导致安全事故。文中结合某石化厂VOCs尾气催化氧化处理改造工程,采用CAESAR II软件对该系统烟气管道进行应力分析,介绍了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针对该管道系统存在的热应力超标问题,从设置膨胀节、降低管口力、调整支架力和位移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最终使其满足ASME B31.3标准的要求,为类似管道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根据空气螺旋桨在某船上的自身防护特点,通过耐腐蚀、耐磨蚀等各种实验,对空气螺旋桨桨叶表面氧化处理工艺和表面防腐涂层材料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95.
该文介绍了采用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牛仔布水洗废水的处理工艺以及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用水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为了确定芬顿氧化处理乳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指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反应条件,研究了初始pH、FeSO4投加量、n(H2O2)∶n(FeSO4·7H2O)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芬顿反应的影响,建立COD去除率与4个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二次方程得到了高度拟合,并且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响应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经过芬顿氧化法处理后,乳化液的COD质量浓度从7.0×104 mg/L降至1.8×104 mg/L,去除率达到75%。芬顿氧化法的强氧化性可以将乳化液中的大分子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其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及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研究了掺加氧化石墨烯(GO)、多聚磷酸(PPA)及其复配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特性与抗热氧老化性能,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沥青不同热氧老化状态下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掺加氧化石墨烯、PPA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恢复能力,与SBS改性沥青相比,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抗车辙因子更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更小,且老化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更小,其高温抗变形能力、弹性恢复性能及抗高温热氧老化性能优于SBS、SBR改性沥青;通过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显著降低了老化前后沥青的劲度模量及老化后劲度模量的增幅,有效改善了沥青的低温抗变形能力及抗低温老化性能,其低温抗裂性能与SBR改性沥青相当;老化前后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不同分子量的分布区域更窄,RTFOT、PAV老化后,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的分子量(Mw、Mn)及分散系数d的变化幅度相较于SBS、SBR改性均更小,其抗热氧老化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98.
为满足涂装前管材内表面除锈要求,设计出一套可以同时对6支管材内壁进行批量喷砂除锈的管材内壁喷砂机,实现了喷砂除锈、磨料回收、粉尘处理的自动化,降低了工作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该设备具有喷砂效果好、喷砂效率高的特点,喷砂除锈等级达到了GB/T8923规定的Sa2.5~3级要求。文中重点从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方面介绍了该设备特点,并介绍了该设备的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处理技术,建立了臭氧联合过氧化氢(O3/H2O2)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体系(AOP),以单类藻种(青岛大扁藻、新月菱形藻)和混合藻种(青岛大扁藻:新月菱形藻=1∶1)为目标微藻,通过改变藻的种类、初始藻密度,氧化剂的浓度以及反应时间来探究此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中微藻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在高剂量的TRO(>2 mg/L)浓度下,反应时间在20 s的时候就能达到D-2的要求,在面对复杂的混合藻种时,臭氧的生物杀灭功效比起处理单种藻类时更高也更快见效,当达到一定的臭氧浓度后,再继续通入臭氧也只会保持原有的生物杀灭速度。杀灭时间较短时(<10s),不同藻种中杀灭难度最大的是青岛大扁藻,最易杀灭的是混合藻;杀灭时间为20 s~40 s时,最易杀灭的藻是混合藻,单一藻种的杀灭效果相差不大;反应时间在40 s~60 s时,各种藻种的杀灭速度均小于前40 s的杀灭速度;杀灭时间大于60 s时,最难杀灭的是新月菱形藻,最易杀灭的是混合藻。该实验结果对探究高效的船舶压载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0.
喷丸处理可以使铁素体不锈钢1Cr17实现表面自身纳米化.对不同工艺的试样进行在高温空气介质中的耐氧化试验,结果表明1Cr17不锈钢经纳米化喷丸后,在氧化20 h后材料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富Cr的致密的内氧化物层,有效的防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喷丸后又经过退火的试样,在氧化12 h时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内氧化物层,因为退火可以有效地释放因为喷丸而产生的压应力,可以更好地促进Cr向表面的扩散,更快的在合金表面形成富Cr的氧化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