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董华钢 《水运工程》2007,(1):49-51,58
介绍重力式沉箱结构防腐设计的思路,并结合施工具体情况提出采用低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并结合透水模板及海工防腐涂料的防腐措施,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高重力式码头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干燥收缩、自收缩、平板约束、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极限拉应变等5种试验方法来检验减缩剂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缩剂能够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对忍凝土的力学性能无副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4根梁试件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和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延性和变形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均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力、较大的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体外预应力梁中体内预应力筋的应变增量比相应的体外预应力筋大得多;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但其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有所降低。此外,应用商用软件ANSYS对4根梁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解决处于海水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问题。因此,针对北仑港区具体自然环境,对预先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物理力学特性、抗氯离子侵蚀、抗渗性试验研究,并对混凝土改性后与耐久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上述配比混凝土进行了现场工艺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仑港区实际工程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参数,为码头建成后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优选高性能PFA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了较少的水泥用量(C≤165kg/m^3,PFA掺量达70%以上(等量取代),配制出高工作性(坍落度:24mm)的80MPa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PFA混凝土具有如下特点:高流态、低坍落度损失、高弹模、低干缩、高耐久及高绿色度等。并在长沙铁道学院学生三食堂大型坡度屋面板工程中的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桥隧结构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分析了青藏铁路桥隧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的具体指标,提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介绍了青藏铁路专用DZ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品质指标及其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DZ型系列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主要性能达到如下要求:最低极限灌注气温为-20℃;抗冻融循环能力达F300;耐硫酸盐腐蚀极限浓度达到15000mg·L-1;抗渗等级大于P12,氯离子渗透值小于1000库仑;耐风蚀磨耗率小于0 5kg·m-2;碱—骨料反应膨胀率小于0 04%。  相似文献   
17.
五河口斜拉桥主桥和索塔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给出了三个配比混凝土的瞬时弹性模量、徐变度、收缩变形和线膨胀系数,依据测试结果提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度和徐变系数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对较高,徐变系数较低,对减少预应力损失和构造物后期变形、加快工程进程都是有利的;测试结果合理可信,计算公式拟合精度高,报告提供的测值及公式可作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主塔为变截面单索面独斜塔,根据其设计要求及施工特点,施工中采用液压自爬模,直螺纹连接技术,高性能砼配比,真空压浆工艺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买例,从原材料选型、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操作的规范化等方面阐述提高水工高性能混凝土可泵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阐述了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影响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质量的因素。提出应将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类比隐蔽工程控制 ,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