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88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在进行船舶管系平台校管时,计算错误或工艺错误会导致后期返工。针对此类问题,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校管装配作业工艺进行虚拟装配可行性验证。采用有限元网格划分算法求出合理的工艺路径,并采用碰撞检测技术进行模型干涉检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前发现校管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12.
曹晶  白丽 《汽车电器》2021,(2):53-58
本文从零件工作原理、功能设计、硬件设计、试验验证4个方面,阐述乘员占位传感器如何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213.
针对水下圆柱壳体结构,采用声全息技术建立了由近场声预报远场辐射噪声的方法.在波数域内对近场声与远场辐射噪声的关系展开分析,建立了结合近场声信息提高远场辐射噪声特征分析及评估精度的工程实用化方法.通过加肋圆柱壳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为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结合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214.
本文介绍了焊装同步工程虚拟验证的工作流程,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使虚拟验证工作更加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全工作流程实现了闭环管理及量化管理,从而在循环积累中不断完善虚拟验证工作,不断提高产品数据质量,降低实车问题点的发生.确保产品数据实现可制造,易制造及低成本制造.  相似文献   
215.
通过构建吊臂及被动补偿装置数学模型与试验研究蓄能器介入后吊臂油缸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实验验证得知:在油缸缩回阶段,蓄能器存储吊臂摇摆能量,缓解油缸运动冲击产生的压力波动,发挥明显的抗冲击性能;在油缸伸出阶段,蓄能器的释放油液导致油缸先加速后减速,减少泵的供油,降低系统能耗,但同时加剧了系统振动,降低了电液控制精度,根据蓄能器释能特性降低输出控制信号限制泵的供油量的方法可有效缓解超调响应,提升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16.
直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是船用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正确与否关系到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保护设计方案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文章阐述了船用直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主要针对直流侧两极短路故障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系统故障后的暂态和稳定过程。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算例,通过MATLAB的simulink平台仿真验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17.
为探明摩擦副材料参数对同步器同步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油膜压力、微凸体压力、同步环轴向力和同步转矩4个模型。利用4阶Runge-Kutta法对油膜厚度和转速差进行耦合求解,求得同步过程中油膜厚度、转速差、黏性转矩、粗糙接触转矩以及总转矩变化曲线。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后,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摩擦材料渗透性、摩擦副表面联合粗糙度、摩擦副当量弹性模量、摩擦因数变化规律对同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材料渗透性减小导致油膜厚度变化速率下降,黏性转矩和粗糙接触响应延迟,同步时间延长;摩擦副表面联合粗糙度增大致使最小油膜厚度增大,黏性转矩峰值减小,粗糙接触转矩响应加快,同步时间缩短;摩擦副当量弹性模量增大导致最小油膜厚度增大,粗糙接触转矩增大,同步时间缩短;正斜率摩擦因数下粗糙接触转矩大于负斜率摩擦因数下粗糙接触转矩,同步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18.
应用沥青洒布车相关设计知识与汽车理论,对CZ5090GLQ型沥青洒布车专用装置取力功率进行了校核计算,对沥青洒布车专用装置功率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经研究、分析及现场试验,验证了CZ5090GLQ型沥青洒布车专用装置从主车发动机取力功率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19.
为了解决路试车辆前机舱内PTC模块安装支架在路试中发生断裂的问题,对PTC支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研究。基于Nastran对PTC支架进行了5种行驶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基于Nastran对PTC支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基于Ncode对PTC支架进行了振动疲劳分析;PTC支架的强度、模态与疲劳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该支架开裂的原因为Y向支撑不足导致的疲劳损伤开裂,基于此原因对结构进行优化并验算;对优化后的支架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20.
在该中围绕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弯曲的预言和对该预言的证实有三个方面的史实首先得到了澄清,进而对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历史给出了详细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对广义相对论何时变得正确、在什么层面上是正确的等问题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