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6篇
  免费   295篇
公路运输   2732篇
综合类   1228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1462篇
综合运输   3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71.
线路不平顺对低速磁浮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路不平顺与磁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密切相关,良好的线路状况是车辆稳定、舒适运行的保证。参考各国高速铁路对轨道梁刚度的要求,并考虑轨道梁的动力学特性要求,给出了磁浮列车线路不平顺的具体型式及变量限值,着重分析了线路不平顺的频率对车辆垂向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悬浮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即在高频时,应保证列车具有良好的平稳性,而低频时,应与轨道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这些分析结果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2.
针对传统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虚拟激励法求解轨道车辆的垂向振动响应,建立某型车辆的垂向动力学模型,求解车辆的垂向振动响应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传统求解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虚拟激励法适合于求解车辆的垂向振动响应,并且计算简单.在频域内对车辆垂向振动响应的分析表明: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车体、前后转向架以及一位轮对的垂向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和振动主频均增大,轮对的垂向振动经一系悬挂传到转向架,再经二系悬挂传到车体,其振动频率f降低,振动幅值迅速减小,传到车体上时振动已变得很弱;f>5Hz时,车体、前后转向架和一位轮对垂向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均随着一系阻尼器两端橡胶节点刚度与一系弹簧刚度比值的增大而增加,尤其是车体和前后转向架的垂向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变化更为明显,因此降低橡胶节点的刚度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673.
文章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2期工程车辆基本技术特点,包括总体技术性能、设备布置、车体、制动系统、空调、门、内装、转向架、车钩、贯通道、牵引装置、辅助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674.
为了提高车用电子水泵对发动机温度控制效果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差的PID控制与壁面加热功率回归模型补偿的控制策略.通过对影响发动机当前工况产热量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作为水泵转速的实时补偿值,以改善温度响应延迟的缺点,在AMESim中建立整车和冷却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温差...  相似文献   
675.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PN23(23 nm以上颗粒物数量)的颗粒计数器等设备测量了细小颗粒...  相似文献   
676.
通过热老化试验,研究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对电动汽车电排用浸塑聚氯乙烯(DPVC)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和绝缘电阻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和拟合,建立不同温度下老化时间和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绝缘电阻失效时间与质量损失降至50%时的临界时间较为接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DPVC质量损失作为其绝缘...  相似文献   
677.
678.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排放因子具有差异性,导致机动车交通路网能耗排放的量化评估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建立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交通状态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基于车辆比功率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作为车辆行驶状态与能耗排放之间耦合关系的表征参数。通过引入内燃机转速区分内燃机开启和关闭工作状态,并计算内燃机开启状态下VSP对应的平均能耗率,同时,建立能够解析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排放产生机理的VSP分布。通过收集典型行驶工况下车辆测试油耗数据和北京市车辆实际行驶轨迹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模型测算混合动力汽车不同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CO2排放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UDDS)和高速行驶工况(HWY)中,模型测算能耗排放因子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和-1.7%,与不考虑内燃机开启状态相比,测算误差减少5.6%和4.3%;在实际交通状态下,采用传统燃油车的测算方法会导致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为高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被低估,当行驶平均速度为低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679.
北京地铁16号线列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牵引制动指令冲突故障,通过对车辆牵引制动指令的输出和读入原理的梳理,分析总结了导致牵引制动指令冲突故障发生的原因,改进了电路设计,排除了故障,消除了车辆由此设计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80.
针对某城市地铁车辆在试运行期间频繁发生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时的卡顿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列车无人自动折返功能,并从列车网络系统、牵引系统和车辆电路3个角度深入分析故障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按此方案整改后故障得以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