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25篇 |
免费 | 150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479篇 |
综合类 | 4828篇 |
水路运输 | 3580篇 |
铁路运输 | 3768篇 |
综合运输 | 9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3篇 |
2024年 | 407篇 |
2023年 | 323篇 |
2022年 | 497篇 |
2021年 | 702篇 |
2020年 | 764篇 |
2019年 | 449篇 |
2018年 | 391篇 |
2017年 | 451篇 |
2016年 | 500篇 |
2015年 | 646篇 |
2014年 | 1275篇 |
2013年 | 951篇 |
2012年 | 1510篇 |
2011年 | 1521篇 |
2010年 | 1143篇 |
2009年 | 1000篇 |
2008年 | 983篇 |
2007年 | 1294篇 |
2006年 | 1099篇 |
2005年 | 689篇 |
2004年 | 468篇 |
2003年 | 309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76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662.
为探究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与车内振动噪声的关系,以高铁站区线路中出现的钢轨波磨为对象,开展了实车试验与轨面平直度现场测试;采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提取了车厢内部振动与噪声信号的时频特征,并引入全局小波功率谱和小波能量比对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波磨严重程度与车厢内振动噪声水平的关联关系,对比了车体与走行部构件之间动力响应的差异,探讨了波磨所在曲线半径对车内振动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半径曲线地段,车厢内振动与噪声信号的优势频率为500~550 Hz,与钢轨波磨引起的轮轨冲击频率一致,且该频段的能量在波磨严重区段愈加显著;轴箱与转向架构架振动信号在500~550 Hz频带也存在能量峰值,而轴箱振动信号中出现的330、1 046 Hz等峰值频率被一系悬挂有效过滤,使得构架振动响应中未见此频率成分;在车厢内采集的各项信号中,车体垂向振动响应与钢轨波磨沿线路里程的分布特征最为相关,而车内噪声、纵/横向振动、侧滚运动的相关性次之,摇头运动的相关性最低;与直线和大半径曲线相比,小半径曲线区段的车体振动与噪声水平受钢轨波磨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63.
余大龙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59(9):109-112
为了选择落石威胁下的严重偏压地形地段的合理工程方案,满足工程美学和环保要求,通过各种方案比选,提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针对落石冲击荷载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冲击角度下,冲击荷载小于1800 k N时,各部位第一主应力均小于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具有较强的抗落石冲击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具有开挖小,能承受落石荷载较大,受力特性较好,结构美观,对沿途景观和植被破坏小,施工较为方便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给隧道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64.
针对Ⅲ级和Ⅳ级围岩两种不同的支护形式, 建立衬砌厚度不足计算模型。在有无病害条件下, 比较隧道衬砌各位置的内力和安全系数, 并根据衬砌厚度不足病害程度和宽度,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 分析公路隧道衬砌厚度不足对衬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隧道衬砌边墙、拱腰和拱顶的弯矩、剪力和轴力都比较大, 属于病害发生的敏感部位; 隧道衬砌出现厚度不足病害时, 安全系数显著减小; 衬砌安全系数随着病害程度的加剧, 左边墙呈线性减小, 而拱腰和拱顶呈曲线形减小; 衬砌安全系数随着病害宽度的增加, 先是显著减小, 最后又有小幅增长, 但整体呈减小趋势; 随着病害区域从边墙向拱顶转移, 衬砌受影响的范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65.
为了研究应变校验系数和挠度校验系数的精确性,以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MIDAS-CIVIL模型,在相同加载状况下分别计算得出均匀截面和突变截面两种情况下测试截面的应变和挠度值,并将两种情况下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前后两种情形下应变值没有发生变化,而挠度值变化较大。表明挠度校验系数更为精确,其结论可为梁桥荷载试验中应变校验系数与挠度校验系数不协调而需做出取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6.
从原理和适用性的角度对美标高桩码头抗震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着重研究了位移法及其中的替代结构法。对替代结构法中推覆曲线的双折线化方式、阻尼比计算、反应谱衰减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推覆分析和替代结构法计算变形能力和地震位移、复核码头抗震性能。结合实际案例,采用反应谱法和替代结构法对某高桩码头结构进行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谱法趋于保守,不能反映塑性后的荷载衰减,相比而言替代结构法更为准确。而对于替代结构法,不同的等效阻尼比会较大程度影响地震位移结果。 相似文献
667.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地铁施工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指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或避免各种地铁工程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地铁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68.
以H型钢-RC阶梯桩模型试验为背景,进行了2根H型钢-RC阶梯桩(HS-RC-0.25、HS-RC-0.50)及1根H型钢桩(HS)的低周往复荷载拟静力试验;在桩顶施加水平位移荷载,埋设应变片与土压力计,采用特殊设计的桩身水平变位测试方法,得到了H型钢-RC阶梯桩桩身破坏特点、沿桩深方向的桩身水平位移与应变、骨架曲线和滞回性能曲线;利用OpenSEES对比分析了桩顶自由与固定条件下阶梯桩桩顶水平变位能力,得到了阶梯桩水平承载力折减系数与转化系数,对比了利用折减系数得到的模型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试验结果表明:H型钢桩的桩顶弹性变形为2~25 mm,其水平变形能力强,承载能力好,加载全过程滞回环饱满,耗能效果好;刚度比对阶梯桩的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阶梯桩的上段钢桩均无明显的屈曲破坏,变截面处混凝土严重剥落且破坏位置相同;随刚度比增大,阶梯桩-土体系屈服位移及屈服荷载均提高,HS-RC-0.25较HS-RC-0.50桩顶屈服位移减小了29.15%,桩身应变突变减小;阶梯桩的滞回环在加载初期因为滑移表现为捏拢状,而在加载后期过渡为饱满的梭形,耗能效果良好,HS-RC-0.50加载全过程的耗能比HS-RC-0.25多25.4%,具有较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对比试验值,HS-RC-0.25的计算误差为-9.68%,HS-RC-0.50的计算误差为-2.47%。可见,HS-RC阶梯桩能满足整体桥桩基的水平变形需求,利用折减系数能较好地计算阶梯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669.
670.
针对山区铁路桥梁普遍具有的大高差桥墩这一显著结构特征,引入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力争把丰富的山区铁路桥梁大高差桥墩设计经验积累起来,并为后续的山区铁路桥梁建设提供设计参考,使设计更加高效与合理。首先建立包含梁桥、刚构桥、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等桥型在内的山区铁路桥梁案例库,采用熵权法确定桥梁主要特征属性权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检索得到相似案例的解决办法,最后将该解决办法进行修正以适配目标案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山区铁路桥梁大高差桥墩设计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