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366篇
综合类   255篇
水路运输   130篇
铁路运输   381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首先阐述了桥面防水层的性能要求,并介绍了目前国内某些防水层设置的优缺点。鉴于这些防水层设置方案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长安大学专题组经研究,推出一种纤维增强型防水涂料,并成功应用于南京长江第四大桥。该文介绍了其施工技术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系统,对基于机器视觉的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对各大类方法中采用的不同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基于机器视觉与其他传感器融合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就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3.
基于小波消噪的ARIMA与SVM组合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实际交通系统时变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通流量非线性和强干扰性的特征,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原始交通数据进行了消噪处理,使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交通流的本质及变化规律;然后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结合预测模型对交通流进行了预测,最后用实测交通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一是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二是小波分析消噪后的组合预测模型比没有消噪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结果表明消噪后的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交通流的实时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24.
一种多模式下考虑排放的交通分配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一类考虑排放的、非可加路径费用下的交通分配问题.在Venigalla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考虑不同发动机启动模式下考虑排放的交通分配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路径的、非集计的单纯分解算法求解,然后应用到一个网络实例中进行了数值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求最优解的迭代过程中,基于非集计的单纯分解算法比基于F-W算法的收敛速度快,适用于求解非可加路径费用的大规模交通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5.
复杂路况下汽车主动避撞报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主动避撞报警技术对提高行车安全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减少复杂路况下行车时的误警率是当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测量车载信息如汽车转向角度、车速、制动信号、转向灯信号等获知汽车的行驶状态,利用雷达技术感知路况和危险,基于合理的报警算法和控制策略,研制出复杂路况下的汽车主动避撞报警系统。通过实际道路报警试验,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减少误警率的方法是有效的,所开发的报警系统更趋实用化。  相似文献   
26.
基于ITS的汽车主动避撞性关键技术研究(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信息感知、动态辨识、控制等技术与方法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主要研发内容之一。介绍了基于ITS的汽车主动避撞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车辆运动中对周围障碍物的感知技术方法;危险或安全状态的动态辨识;具有主动避撞性能的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技术等;给出了相关技术研究的仿真及实验结果,并对该技术在我国的实用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该文以江苏九圩港闸工程为实例,介绍了GYF混凝土电渗透防渗复碱系统对混凝土进行碳化治理的技术;介绍了PU5工程橡塑作为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材料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8.
研究疲劳驾驶状态下驾驶员脑电信号的特征。结合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方法和近似熵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HHT近似熵方法,首先用HHT方法把脑电信号分解为多个内在的模式分量,然后求取各个模式分量的近似熵值,探讨疲劳驾驶时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在汽车模拟驾驶仪上进行疲劳驾驶,同时用脑电测量仪器测量驾驶员脑电,用HHT近似熵方法对正常静坐、正常驾驶、疲劳静坐、疲劳驾驶4种脑电信号进行具体的分析处理,结果表明d_2、d_4近似熵比值可以区分4种脑电信号,可以作为疲劳驾驶时的脑电特征。为疲劳驾驶的预警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9.
钛酸锂材料的尖晶石结构以及锂离子在脱嵌过程结构的“零应变”特性使得其相对其他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言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更长循环寿命以及更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因此,钛酸锂电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里综述了钛酸锂材料的合成、改性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0.
结构健康监测对大跨度复杂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和科学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该文简单回顾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钱江四桥实时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