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1篇
  免费   528篇
公路运输   6917篇
综合类   5121篇
水路运输   3148篇
铁路运输   2649篇
综合运输   1254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042篇
  2013年   967篇
  2012年   1117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192篇
  2007年   1148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针对影响现状公路交通特征参数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又具有相关性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关系矩阵,对铁岭市县乡公路网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用国内外对比的方法。从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交通标准化》2010,(14):56-56
从6月1日起,《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和《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这两项标准分别是对船舶设计单位、船舶修理企业进行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是对船舶设计单位和修理企业进行准入管理的评价标准。这是继《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公布实施后,我国船舶行业出台的两项重要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5.
鲁强  金玉 《铁道建设》2007,(3):44-49
预应力拱支单层网壳结构体系是在综合了单层网壳和预应力拱结构等的优点的基础上,构思出的一种新型大跨空间结构形式。本文比较了该结构体系在三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性能,结果表明该杂交结构能充分发挥两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整体受力性得到明显改善,显示出该新型杂交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9):36-38
2007年7月2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2007年度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第2批车型测试结果。至此,2007年前两个季度的C-NCAP评价已完成11个车型,超出预先的计划。另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明确表示将努  相似文献   
47.
广深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使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华 《中外公路》2003,23(5):53-55
文中介绍了广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型式的设计,通过对该路大交通量使用8年后的路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广深高速公路除了路面的使用功能有所衰减外,其整体使用性能仍然较好,进一步分析认为柔性基层及厚的面层对防止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8.
老岭隧道围岩周边位移收敛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是处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结构物,一经开挖,原有受力状态就会改变,原有力学体系便被打破。为了确定锚喷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力是否最终达到平衡,确定初支参数及二衬时间,指导施工进行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是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9.
桑松  李华军  林焰  纪卓尚 《造船技术》2005,(1):43-46,38
探讨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新型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原理、模型构建、开发环境 ,以及理论结构体系框架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船型方案的数据提取过程。实践表明 ,该方法在应用于船型论证等复杂工程系统是适用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分析山丘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丘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设计原则、目标,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措施布局,同时举例对山丘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体系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